为解除“玩游戏时长限制”,小学生被骗千余元,新型犯罪防不胜防

2021-09-05 21:25:32 作者: 为解除“玩游

文|媛妈育儿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孩子们开始大量接触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导致视力下降、影响学习,甚至还有学生为了充会员、买装备而不惜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电子产品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未成年人不加节制地沉浸在网游的世界里。

偶尔游戏调节身心,但沉迷游戏显而易见,基本上毫无益处。

好在近日,国家相关部门对这一现象出手了,出台相关文件要求网络游戏公司只能在每周五、六、日三天的每晚8点至9点向未成年人提供每日一小时的服务。

不过,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熊孩子们也出手了。

由于无法忍受每周只能在晚上玩三个小时的游戏,不少人发出了挑战,谁知最终成为骗子敛财的工具。

为解除“玩游戏时长限制”,反落骗子之手

最近,江苏太仓一位女士带着儿子来到派出所报案,称儿子不满一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为了解除“玩游戏时长限制”被骗了。

他在网上通过多种渠道找到了一个“能人”,对方称接下这单生意的前提是需要小男孩妈妈的微信账号和密码。

看到对方这样说,小男孩怎能不动心呢?小小年纪又没什么防诈骗意识,不疑有他,就把妈妈的微信账号密码乖乖交出来了。

谁知对方登陆微信查询了微信零钱余额后,就果断转走。

可惜男孩妈妈微信里只有一百块钱,于是骗子升级骗术,冒充男孩妈妈向亲友借钱,陆续收到1150元的钱款,这才“不留痕迹地撤退”。

这位妈妈发现自己的微信号码被其他人登陆,并有亲友告知情况后,便带着儿子来派出所报案,希望能够找回被骗的千余元。

父母请做好孩子网游的“把关人”

有人在为这位母亲及时到公安机关报案点赞,但也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孩子知道母亲微信账号和密码呢?说白了还是平时对孩子的防范心不够,如果家长保密自己的账号密码,便可以规避这些风险。

回想一下确实也是,很多家长为了安心吃顿饭,将手机主动送到孩子们面前,让孩子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甚至当孩子问起相关客户端的登录密码时也只是随意告知。

试想一下,前文中被骗的哪位学生,如果其父母对他要求严格,能把好游戏时长限制这一关;或者不告诉孩子自己支付端的账号密码,平时多给他灌输一些防范意识,那么孩子即使遇到骗子也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另外,政策刚出就有人见缝插针,想出诈骗理由,新型犯罪的确防不胜防,屏幕前的各位家长也要长点心了。

写在最后

在网络游戏面前,很少有人可以自我“免疫”。如今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就是家长的不良示范。

所以呀,家长在数落孩子手机游戏不离手的时候,也应当以身作则,少看手机、少玩游戏,读读书,或者和孩子沟通沟通亲子感情。

更为关键的是,家长在孩子面前也要做好保护,微信、银行卡、支付宝等的账号密码一定不要被孩子知道。

当孩子们正在被保护起来的时候,一些骗子却在伺机而动,他们不仅欺骗孩子,还导致孩子及家人陷入经济纠纷中。

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家长一定要织密孩子安全的第一张大网,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在前面。

不仅如此,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谈话教育,使其明辨是非,对相关政策法规保持拥护、遵守的良好心态,杜绝一切骗子的靠近,不留下一丝一毫的可乘之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