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率先完成绿色街道全覆盖 达“无废城市细胞”新里程碑

2020-12-02 12:25:31 作者: 深圳率先完成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指导和督促产生企业在“广东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上依法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同时强化企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分类、收集贮存、转移处置管理,推进工业固体废物转移活动电子联单管理,实现工业固体废物从产生、运输、利用或处置全过程监督管理。对玻、金、塑、纸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应做到应收尽收,避免混入生活垃圾处置,全面提高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为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还积极探索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智能化建设,试点建设重点监管企业危废仓库的视频监控和智能称,利用智能化设备对企业危险废物仓库实施24小时监控,线上动态掌握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的现场情况。目前,已有17家企业完成危废仓库智能化建设,预计在年前全面运行27家企业智能化监管系统。

  持续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装配式建筑比例达新高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直以来都是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关注焦点之一。而福田区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中,打响了漂亮的第一炮。

  记者从区住建局获悉,2020年,福田区持续推进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展辖区建筑废弃物排放管理专项工作,对辖区涉及出土工地逐一督导和检查,进一步推广“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应用。经统计,2020年以来,福田区住建局共办理房屋拆除备案25宗,拆除面积达120.2万平方米,预计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可达到166.5万吨。

  同时,区住建局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应用,截至2020年11月,福田区装配式建筑项目共24个,建筑面积累计达233.5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74.5%,远高于全市30%的目标。

  福田区支持创建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3个国家级示范基地,以及深圳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7个,现已初步建立了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的产业链,有力带动了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完善垃圾分流分类体系建设

  巩固提升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创建

  53天,全区物业小区“全部楼层撤桶+厨余垃圾定时定点集中分类投放+厨余垃圾收运”三项100%完成,这是福田于2019年10月提出创建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城区后取得的傲人成绩。但是,福田区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福田区不断完善对收运车辆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对物业管理处、收运公司重点人员的培训及监管,实现有害、大件、可回收物预约回收服务,做到专车专运,消除居民“前端分类,后端混收”顾虑,有效解决混收混匀“最后一公里”问题。

  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宣传。对此,福田区一方面继续运用新媒体手段播放宣传视频,在居民小区内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持续引导市民积极进行垃圾分类,另一方面各街道积极开展《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三进工作(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等相关宣教工作,开展了451场培训,实现条例宣传覆盖率100%。同时,福田区强力推进执法,加强了对投放点位、收运车辆、垃圾处理企业的检查,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依法进行立案、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