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天碧水绿岸 宝安美丽家园
宝安——深圳市的国土面积大区、人口大区、产业大区以及民生大区。
近年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宝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举全区之力,基本还清了生态环境欠账,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大幅改善,环境基础设施填平补齐,生态文明体制实现突破,社会公众参与逐步增强,为“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建设打下了良好生态环境基础。宝安生态环境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11月30日,宝安区被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这标志着宝安成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全国样板之一。
迈入新时代。今日之宝安,位于珠江口东岸发展轴上,是穗深港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是打造“西协”桥头堡、珠江口东西岸联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
逐梦新征程。今日之宝安人,正幸福地享受着“蓝天碧水绿岸”带来的沐浴和滋养,宝安上下对标“双区”建设,进一步参与维护辖区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共治共享的新局面;继续努力做好、做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争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天朗气清,蓝天白云现。
宝安欢乐港湾海滨文化公园,128米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 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擦亮天际线,成为湾区新地标。
透过摩天轮,仰望苍穹,纤尘不染、明净澄澈的宝安蓝、白云会同大海将湾区美景晕染得恰到好处的心动,让人对宝安的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
攻坚污染防治
宝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从茅洲河旁碧波荡漾、两岸风华,再到宝安湾畔城市美景、秀丽风光,宝安蓝妆点底色演绎生态之美,成为宝安区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的缩影。
一直以来,宝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特别是自2016年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宝安区四年累计投入环保资金655亿元,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47项工作措施和201项工程,形成了“茅洲治水”“一水清拆”“正本清源”“环保主任”等一批全国瞩目的环境治理“宝安模式”。
宝安在全国首创EPC治水模式,创新提出“六个一”系统治河工程,开展茅洲河流域、铁石片区、大空港片区等水环境整治,截至目前,全区66条河流、374个小微水体全面消除黑臭,水质持续提升,茅洲河目前已达到Ⅳ类水,获央视纪录片《美丽中国》点赞。开展人工湿地建设和入库支流整治,石岩水库、铁岗水库、罗田水库三大饮用水源地水质年均值均达到Ⅱ类。
全力攻坚蓝天保卫战。宝安在全区124个社区及重点片区建立190个微型监测站点,深化大气环境质量精细化管控,创新建设共享汽车喷涂车间,截至目前,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8%,PM2.5浓度同比下降27.3%,改善幅度全市最大。
“公园之区”取得新突破。如今,宝安全区公园总数达183座,居全市第二,石岩街道更是获“广东省森林小镇”称号。
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双提升
近年来,宝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型绿色发展水平加速提升,位居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工业百强区”第六、“城区综合竞争力”第七。
2016年以来,全区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6.44%,水耗累计下降19.83%,COD累计减排60%,氨氮累计减排55%,每年均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劲嘉、奋达工业园入选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省四星级宜居社区”创建124个、“省五星级宜居”5个,创建总数均为全市第一,宝安真正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双提升。
强化提升环境治理能力
环境基础设施基本补齐
市政雨污管网覆盖率不足40%、管网缺口达2345公里、水质净化厂高负荷运行、固废处理能力不足……几十年欠账,这一切看似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