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为名利,她身上没有响亮的称号,不是什么名师骨干,也不是什么专家学者,更不是什么特级教师。她办学校,不为盈利,而是充分为孩子着想,基本实现了全免费。我们看看她的装扮,完全不像一个学校的校长,可能更像一位长期在农村操劳的农村老太太。脸色蜡黄、布满皱纹、头发花白,身上的衣服也极其朴素,可能还很廉价。
她如果为了名利,能把自己糟蹋成这个样子吗?
我们再看看其他名校的校长,哪个没有响亮的口号?哪个不光鲜亮丽?
第三:张桂梅校长全身心扑在教育上,只为了改变那些大山里女孩子的命运。这样的抱负有几个校长有?
张桂梅校长办学校,不是为了自己,就是为了改变山区孩子的命运,尤其是那么多女孩子的命运。她经常说:一个女孩子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我们都知道,农村有很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女孩子,小小年纪都不上学了。但张校长为了这些孩子,宁愿长期扎根乡村,就为了她们能正常地上学。
我们看看张校长一天的工作: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佝偻着瘦弱的身子,爬上学校屋顶,拿着她的小喇叭,督促着学生们起床做操,课间休息,一直到晚上睡觉。为了提高成绩,她也给孩子们制定了严格的纪律,对学习更是抓得很紧。正是因为她的付出,孩子们才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
这样真正为改变孩子命运而办教育的校长,放眼全国有几个?
她创办学校并不是一帆风顺,开始也没有资源,也没有钱,完全凭着一腔热血,她说:“再难,我觉得我办这个高中都是对的,就算把命搭上都是应该的。”
她的付出也有了回报,在今年的高考中,全校159人参加高考,其中150人上本科线,本科率达到94.3%。这个升学率比那么多名校也不差吧!
个人认为,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这样的校长才是中国教育的希望。教育只要不为钱,实际都可以办得很好。
张桂梅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云南丽江华坪县,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考生正在紧张备战。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招收的主要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求学的山区女生。
华坪女高建校12年,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2019年高考,华坪女高118名毕业生,一本上线率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排名丽江市第一。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创始人兼校长,63岁的张桂梅。
“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她读书”
张桂梅是东北人,17岁那年来到云南支边,后随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喜洲是张桂梅丈夫的老家,张桂梅以为那里将会是她余生的归宿。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张桂梅黯然神伤,申请从大理调出,被调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张桂梅很快发现,这里的教育环境和之前所在的学校相差不少。有的家长带着一大包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有的女孩儿从课堂上消失,回家嫁人……张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张桂梅让村干部跟学生家里沟通,说自己出钱,一定让孩子读书。“我不让这个班的孩子因为交不起书费辍学,我拼老命,一边教书一边往回找孩子。”
“像乞丐一样”筹集经费
却被骂是“骗子”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让身为教师的张桂梅兼任院长。儿童之家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在福利院门口的健康女婴,无儿无女的张桂梅成了她们的“妈妈”。
儿童之家和民族中学的经历让张桂梅萌生了一个想法: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从2002年起,张桂梅就开始四处奔走。她带着优秀教师的证件和对自己的报道,背着孤儿院最小的孩子,满大城市去筹集经费,就像乞丐一样。但人们的回应常常是:骗子。
一条破了洞的裤子
成为梦想与现实的转机
从2002年到2007年,张桂梅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外地筹款,但总共只筹措到一万元,远远不够开办一所学校需要的资金。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张桂梅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她开始了解张桂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