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张桂梅照片刷屏

2021-03-11 12:36:18 作者: 新华社评张桂

在我国,有一些非常可爱的人一直在为教育事业努力,张桂梅是一个把“教育改变女孩人生”坚守到底的人,张桂梅校长所创办的华坪女高,是一所没有门槛的学校,为了让更多女孩子能够上学,她用了她毕生的精力去做这件事情,这几天关于张桂梅的两幅照片刷屏了,一张青春靓丽,一张苍老憔悴,新华社评价张桂梅两幅照片刷屏:岁月催人老,却不负有心人,下面就跟随见闻坊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张桂梅是哪所学校的校长,张桂梅是个什么样的人。

新华社评张桂梅两幅照片刷屏:岁月催人老,却不负有心人

这两天,张桂梅的两幅照片刷屏了——一张青春靓丽,笑靥如花;一张苍老憔悴,写满艰辛。新老照片切换间,人们在感叹岁月沧桑中更加懂得了她为什么被称为“燃灯校长”。

芳华洒大地,丹心系家国。从17岁时跟随姐姐离开家乡黑龙江赴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到2008年创办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再到如今疾病缠身却依然坚守教学管理一线,张桂梅用爱心、智慧、坚毅点亮了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书写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岁月催人老,却不负有心人。每个人都会老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以怎样的姿态面对现实困苦和命运激流,张桂梅作出了回答。她数十载呕心沥血换来桃李芬芳,扎根乡土传道授业成为时代楷模。“崖畔的桂”“雪中的梅”,这是真师者的精神印记,是社会对可敬之人真挚的褒奖。

目睹张桂梅17岁照片和64岁坐轮椅照片,人们在感慨“岁月无情,人间值得”之余也在深思:无论什么岗位,是否都能像她那样把实现人生价值融入社会进步的滚滚大潮,不负韶华,笑傲人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激起的回响是一笔宝贵财富。新时代教育事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当有更多像张桂梅一样的优秀教师涌现。全社会尊师重教,崇德向善,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未来。

延伸阅读

1974年,张桂梅,17岁

17岁的张桂梅校长是什么样?这个也曾青春年少的姑娘,以坚韧不拔之志,倾尽所有,忍受病痛,改变着山区女孩的命运。“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一睹张桂梅的青春年华。致敬燃灯者!

张桂梅17岁时从东北到云南支教,之前的采访中她回忆,自己年轻时最爱穿鲜艳的衣服、喜欢唱歌跳舞、“生活的肆意又快活”。而之后的40多年里,她彻底燃烧了最好的年华,点燃了一盏希望的灯。

张桂梅是哪所学校的校长

张桂梅校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学校的校长,今年63的她已经坚守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迄今已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子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正因为其对教育的特殊贡献,中宣部决定,授予张桂梅校长“时代楷模”的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张桂梅校长之所以伟大,被人敬仰,就是因为她做到了很多校长老师都做不到的地方。

第一:张桂梅校长收的都是乡村基础比较差的女孩子,哪个名校校长能做到?

我们知道现在的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都是靠到处掐尖取胜的。

看看各地的名校,哪个不是?把全地区最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把全地区最优秀的老师集中在一起,然后声称自己的升学率第一,自己学校是最好的。但看看张桂梅校长是怎么做的?

张校长收的学生很多都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女孩子,有的甚至是辍学在家的,她们基础普遍很差。但就是这样的学生,张校长靠自身的教育和管理,硬是把这些孩子都送进了大学。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者,因为她把所谓的差生都转变成了优秀的孩子,并且送进了大学。

严格来讲,她比那么多名校校长更厉害,因为名校校长也不敢像她这样收一群差生来教育。

第二:张贵梅校长是对教育有情怀和信仰的人,不为名和利,这样的校长现在还有几个?

教育是需要情怀的,更是需要信仰的。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把全身心都倾注到教育事业中。张桂梅校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