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一方面这些新立的规矩要发挥作用尚需时日,另一方面,对直播带货进行监管牵涉到很多方面,而目前的监管制度和体系仍欠完善。
针对直播带货的行业特点,如何量身打造一套符合实际的监管体系?两会上代表们建议,监管的指向应该包括平台、主播和商家。市场监管部门对广告行为加强监管,而电商平台应规范自身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建立完备的售后机制,约束主播,则不妨通过实名制认证、内容审核、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一系列制度进行规范。
代表的建议可行,但要全部落实显然不太轻松。好在当下对直播带货这个行业的认知不乏共识,“不能让乱象毁了一个新业态”,这一点人同此心。在这样的共识之下,无论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还是为了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接下来祭出霹雳手段相信一定是顺理成章之举。
直播带货、长租公寓、“消费贷”……这些新型消费问题被点名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经济活动和消费生活受到影响,反映在消费投诉上,也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
《2020年度广东省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简称《报告》)显示,疫情改变了消费需求及方式,旅游、医疗相关行业投诉增多、变化快。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消费贷等新消费纠纷不断涌现,合同纠纷、网游纠纷等传统领域也出现了新问题。
医疗类:一季度曾出现哄抬价格、限量限购、延迟发货等情况
《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医疗、旅游等相关领域投诉快速增多。
2020年全省消委会系统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共计7276件,同比增加114.32%,为增长最快的投诉类别。
该类投诉主要问题有:
一是价格,消费者投诉口罩、口服液、消毒液等与疫情消费相关的商品缺货,少数商家趁机哄抬物价或限量限购;
二是商品质量,消费者投诉一些无良商家,趁机销售“三无”或劣质产品,虚假宣传医疗口罩等疫情防护产品的功效;
三是发货,消费者投诉网购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迟迟不发货甚至无故被商家砍单等问题。
“以上情况集中出现在第一季度,随着生产和监管力度加大,相关矛盾得到遏制,从第二季度开始,医药及医疗用品类投诉大幅下降,市场逐渐恢复,总体向好。”广东省消委会秘书长杨淑娜介绍。
出行计划被打乱,旅游、住宿、票务相关投诉增加
除此之外,受疫情影响,部分消费者的旅游出行计划被打乱,导致旅游、住宿和票务等方面的消费投诉增加。
数据显示,2020年旅游类投诉共5711件,同比增长12.29%。
主要问题有:
一是消费者取消旅游行程后申请退款时,遭遇商家无法及时联系、商家拒绝退款或要扣除高额手续费等情况;
二是涉境外机票退改签或境外旅游退费无统一标准,各家企业对同一问题处理方案不同,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三是消费者经与航空公司、酒店方沟通,确认订单可以无责取消,全额退款,但出行服务平台、代理商要求扣除高额手续费甚至拒绝退款等。
食品类:疫情期间出现涨价、强制搭售等情况
2020年另一项不容忽视的投诉类别就是食品类投诉。《报告》显示,2020年食品类投诉共13795件,占商品类投诉的10.04%,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53件,增幅达34.69%。
主要问题有:
一是售后服务,主要是年夜饭、春节聚餐、婚宴等受疫情影响取消,产生定金、预付款纠纷;
二是价格,疫情期间部分蔬菜、肉制品等食品不合理涨价、强制搭售,引发投诉;
三是食品质量,相关投诉5000多件,主要投诉食品变质、过期、掺假等。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型消费方式和产品也在不断涌现。过去1年,包括预付式叠加消费贷、直播带货消费以及长租公寓在内的新型消费也成为投诉的热点。
预付式叠加消费贷:教育、美容、健身行业普遍
预付式消费投诉频发,而传统的预付式叠加“消费贷”所形成的新营销模式,引发系列投诉和维权难题,在教育培训、美容美发、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服务消费领域十分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