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两会关于养老问题

2021-03-16 13:21:56 作者: 2021年两

养老作为民生热点之一,是大家讨论的重点,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021年两会如期而来,众多人大代表也将焦点放在养老问题上,那么2021年两会关于养老问题都有哪些建议呢?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两会关于养老问题

杨蓉:建议打造社区智慧养老平台提供精准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金刚里社区民警杨蓉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推进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建立健康养老数据标准体系,将健康数据与养老数据融合互通,形成统一信息资源库。

通过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平台,把社区的一些养老人员的健康数据、养老数据、养老服务模式、养老机构的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上,为老年人能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针对性强的、精准的一个服务,让他们通过这个平台能感受到大数据给他们带来的养老服务方面的一个多元和变化,能够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李楠楠:为养老护理行业发声,加强养老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

90后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即将第四次踏上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之路。和三年前相比,没有了最初的羞涩和忐忑,通过系统的思考和资料收集,她准备了《关于加强养老从业人员专业队伍建设》等建议参会。

李楠楠在护理院工作了八年,她熟知院内每一个工作流程,知道护理人员的艰辛和不易,她关注到,目前我国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口和流失情况都比较严重,相对于全国1200万失能老人,护理员需要300万,而目前全国只有30万。李楠楠说,这段时间,她所在的护理院又有六名护士要离开,去医院工作。

有数据统计,全国养老服务类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养老行业的比例,第一年流失率达到30%,第二年50%,第三年则会达到70%甚至更高。李楠楠建议,可以借鉴目前乡村医生从业政策,来缓解各大养老机构专业护理人员缺乏的窘境。

除了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任职,李楠楠还提出,可以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培训制度,通过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教学与就业无缝对接。

孙洁:建议鼓励开发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普惠养老产品

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强康养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配套实施机制的提案。她认为,国家及各省对康养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很大,在土地供应、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高度重视并不代表全方位正向落实,从深化发展康养产业的角度,还需加强康养产业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配套实施机制,发挥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康养产业的激励和牵引作用。

为此,孙洁提出三点建议,包括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协调机制;优化保险供给支持,定向赋能康养发展;引入金融资本活水,充分发挥市场力量。

具体而言,在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方面,孙洁提出,健全政府康养协调合作机制。把康养工作发展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和民生实事项目,做到康养工作全国上下一盘棋。同时,出台保险行业康养配套政策。发挥保险行业养老保障优势,满足客户健康养老需求。另外,完善专项康养融资对接机制。引导各省主要金融保险机构组建省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基金,健全省级康养融资专项对接长效机制。

在优化保险供给支持,定向赋能康养发展方面,孙洁建议,一方面鼓励发展特色康养保险产品。开发面向中低收入老年人群体的普惠养老产品,丰富养老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扩大政府购买康养服务试点。借力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东风,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大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试点推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康养服务。

同时,搭建保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政府机构、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解决机构之间缺乏合理的医疗服务信息共享问题。另外,加大商业养老保险政策优惠力度。在实施个人税收递延政策的基础上,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专属养老产品实施免税政策,全面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专属普惠型养老保险产品。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