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是什么意思

2021-03-23 11:06:51 作者: 校内减负校外

对此,不少学者认为,在下一步治理过程中,更需标本施治、系统推进,从根本上打破“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怪圈。

需求供给两手抓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认为要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着手。

一方面,从需求端出发,引导家长不盲从、不焦虑,理性选择。要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从“指挥棒”入手,优化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教师尤立增说,在确保科学、公正的前提下,要从对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向综合素质评价,从只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陆续转向重视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成长进行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全面记录,“唯有从根本上打破‘唯分数论’,引导全社会认识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淡化对于分数的焦虑,更关注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另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针对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出台相应规范制度,鼓励学校在课后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服务,通过组织兴趣班等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要。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各市区县都有少年宫、科技馆、体育学校等,希望相关部门协同起来,建立公益性的校外教育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建议。

为营造清朗的教育教学生态,还要堵住优质学校用变相考试、竞赛等办法招生选拔的口子,从根本上斩断校外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招生的关联。采访中记者得知,当前,在一些城市,这样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继续加强对于培训机构监管的同时,有学者建议,也应鼓励培训机构发挥技术手段、兴趣与特长培训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其提供学校教育之外的特色化、差异化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而非冲击。

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是什么意思

虽然年初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希望通过规范校外培训办班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但我们看到的情况是,校外培训热度不减反升,学生课业负担,从学校减下来了,到又在培训班增上来了。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目光放在校外辅导班和学校方面的,出台了不少政策,可以说有关部门是动了脑筋的,但是,效果并不显著。

现在经过专项治理行动,没有证的无照经营的,大多通过整改取得了证照,培训内容也按要求向主管部门报备了。再若火如荼,只要是合法经营,就谁也奈何不了,是受法律保护的。

这虽然对于学生减负起到反作用,一定程度上造成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但是,只要家长愿意,又有什么呢,毕竟,减负的决定权,最后还是在家长手里。

不过,我觉得培训行业的兴盛,是好事,起码学生有地方去培训。何况,任何一个合法的产业的兴盛,对经济发展,都有着无可争议的促进作用,吸收就业,促进致富,都是好事。

但是,教培行业在规范后,也不是没有问题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价格高昂,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虽然是愿打愿挨,但也不能高到没谱,完全市场化。任何一个涉及收费的行业,都应该是在政府调控下的市场行为。

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那么,对于教培行业接下来,应该在收费方面进行规范。有两个方法可用:

一是由政府部门实行指导价管理,物价部门根据当地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给出指导价,教培单位根据自己的办学类型,在指导价浮动范围内,确定价格,向社会公布公示。

二是税务部门课税,教培行业属于暴利行业,而国家税务部门并未课税,应该通过税收来调节教培行业的利润率,控制其暴利不至于到吓人的程度,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能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