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区块链的黑公关,我们能做什么

2021-04-06 11:12:50 作者: 面对区块链的

  去年以来,币安、火币、MXC抹茶等平台均遭遇了有组织、有预谋的黑公关行为。

  黑公关通过黑稿形式夸大事实,用自媒体小号批量进行转发,企图用陈词滥调和夸张的行文,混淆事实,影响用户判断,并借机向受害平台敲诈勒索钱财,或达到恶意竞争的目的。

  本文将清本溯源,探究下什么是黑公关?黑公关触犯了哪些法律?以及作为普通用户,如何分辨?

  什么是黑公关?

  公关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有些公司开始组织散布抹黑企业的言论让品牌口碑遭受打击,从中牟利,进行舆论上的诋毁和施压,其中手段不仅十分卑鄙下流,更有许多行为已经严重触犯行业道德和法律底线。

  2019年,某保险公司遭遇黑公关事件,经过调查后表明,此事件为某团队幕后操控,通过在抖音、微博、知乎、小红书、头条等多个自媒体平台同步更新抹黑内容,这也是黑公关惯用手法,伪造出内容后大量进行媒体宣发,借此要挟企业进行有偿删稿,赚取利润。

  自媒体骆驼君,曾受到黑公关挑唆,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发布文章,了解事实后协助抹茶进行澄清,并对幕后后手进行追查,通过法律武器保护双方合法利益。

  黑公关由来已久

  无独有偶,在互联网行业也通常遭受黑公关的迫害,2018年,腾讯遭遇黑公关事件,CEO马化腾相发文称腾讯遇到了黑公关并进行正式报案,将配合公安机关依法打击。

  同年,今日头条也发声表明自己遭遇了黑公关,据数据统计,73天内,以公众号为主要渠道中有超过1.2万篇对抖音等头条内容的造谣辱骂自媒体文章。随后头条进行了溯源和调查,并公布了部分行为,依法报警处理。

  除此以外,美团、滴滴、网易、bilibili、360等互联网企业几乎都曾有过中招经历。

  黑公关通常做法是以抹黑造谣为手段,以恐吓、讹诈获取利益回报为目的。部分黑公关还会通过散布虚假信息让用户和自媒体上当受骗,令人防不胜防。但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触犯法律底线,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一般来说,黑公关会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抹黑造谣

  1.断章取义,曲解事实。截取企业以往的声明或行为,恶意解读其目的和动机。

  2.罔顾事实,信口开河。不顾事实本身,捏造信息,达到诋毁或挑起争端的目的。

  3.夸大事实,危言耸听。企业发展中难免出现失误和遗漏,黑公关往往利用这部分内容进行加工,扭曲形象,混淆视听。

  4捕风捉影,以讹传讹。部分黑公关还会利用虚假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借此干扰部分中立的媒体,来借刀杀人,达到敲诈的目的。

  以上仅为黑公关惯用手法,还有更多的方式等待挖掘。作为普通用户,我们应该尽量“未见全貌,不予置评”,对于一般的恶意文章,保持审慎态度,不轻易相信和传播。二是对于难以把握的内容,多方验证和思考。第三则是对于通篇皆为理论和看法,毫无事实和证据的内容谨慎,较大几率为黑公关。

  黑公关触犯了哪些法律?

  黑公关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下面将展示部分触犯的法律条例。

  黑公关的恶意抹黑、造谣诽谤、敲诈删稿等行为将构成敲诈勒索、诬告陷害、损害商业信誉、造谣诽谤等多项罪名,将被处以3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六条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