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进行以来大家都非常关注具体数据情况,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其中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可以说我国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那么造成这一原因的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集体户人口为11897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
1953年、1964年、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均在4人以上,分别为4.33、4.43、4.41。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开始,每个家庭户降至4人以下,且人数稳定在3人左右。
家庭户规模数据显示,1990年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降至3.1人,比2000年减少0.34人。
对于这一变化,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是由于我国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低孩次生育已成主流选择。2014年和2016年,我国分别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和全面二孩政策,但家庭生育意愿仅在政策放开的短期内得到集中释放,家庭户规模的增长并未持续很久。
记者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看到,平均家庭户规模在2010年之后继续降低,2013年、2014年平均家庭户人数降至3人以下;2015年有所回升,升至3.10人,2016年继续升至3.13人;此后又开始降低,2018年降至3.00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全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为47‰,其中一孩生育率为19.5‰,二孩生育率为24.4‰,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仅3.2‰。其中,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农村妇女的二孩生育率明显高于城镇妇女。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高峰25-29岁年龄段来看,城镇妇女二孩生育率低于一孩生育率近7个千分点,农村妇女的二孩生育率则高于一孩生育率近18个千分点。
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提出,生育限制放开后的前几年,前期堆积的生育意愿或集中释放,短期新生儿数量有所增加,但随后会进入持续下滑的通道。经济发展水平与生育率呈现负相关是国际普遍现象,但我国生育率明显低于全球普遍水平,出现这一结果的特殊因素主要是我国女性生育机会成本、托幼成本、教育成本和住房成本高企。
我国2000年起步入老龄化社会
国际上通常把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国家统计局人口年龄结构相关数据多用65岁标准,中国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0.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6.9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老龄人口占比进一步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8.87%。与此同时,0-14岁人口比重也在降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比16.60%,较第五次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
此后,我国老龄人口比重连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13年,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9%以上;2014年超过10%,2017年超过11%,2019年达到12.6%。
2019年末,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76亿人,与2000年末的8821万人相比,已经翻番。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从发展趋势看,2022年将进入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5%。随着生育率下行和寿命延长,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但中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老龄化速度前所未有。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结果是使得社保收支矛盾日益凸显,养老金缺口将日益增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范建军的报告,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有三大收入来源,保费征缴收入、财政补贴、投资收益及其他收益。将政府财政补贴剔除在外会发现,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自2015年起,已出现明显的资金缺口,而且资金缺口还有逐渐扩大趋势。如果再考虑个人账户普遍“空账”运行的情况,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缺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