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冠状病毒“致命弱点”

2021-05-17 20:35:03 作者: 新研究发现冠

移码几乎不会在我们的正常细胞中。因为这将导致细胞蛋白功能失调;但是,某些病毒(例如冠状病毒和HIV)却依赖移码事件来调节病毒蛋白的水平。例如,目前肆虐全球的COVID-19的病毒,更是严重依赖于病毒RNA中异常复杂的折叠所导致的核糖体读取时候的移码。移码对病毒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们的生物体中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根据病毒RNA基因组中的说明生产新的病毒蛋白。按照这些构建计划,病毒通过核糖体复制了自己的蛋白然后再感染其他细胞,然后再转移给其他个体。

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伯尔尼大学,洛桑大学(瑞士)和科克大学(爱尔兰)的研究人员团队首次设法揭示了移码过程中病毒基因组与核糖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的结果刚刚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通过复杂的生化实验,研究人员设法在SARS-CoV-2 RNA基因组的移码位点捕获了核糖体。然后他们可以使用低温电子显微镜研究这种分子复合物。最终团队向人们展示了病毒借助核糖体进行移码的最清晰,最准确的可视化图像。

病毒最致命的弱点

在了解了这种机制是如何发生后,通过靶向此RNA折叠来抑制核糖体移码的任何化合物都可能成为未来强大的抗病毒类药物。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无关于病毒RNA是如何与核糖体相互作用以促进移码发生的信息。

研究对象SARS-CoV-2对这种核糖体移码事件的依赖性可用于开发抗病毒药物。先前的研究报道了几种化合物能够抑制冠状病毒的移码,但是,这项研究现在提供了有关这些化合物对感染细胞中SARS-CoV-2水平的影响的信息。

在他们的实验中,两种化合物都将病毒复制降低了三到四个数量级,并且对处理后的细胞没有毒性。尽管目前这些化合物还不足以用作治疗药物,但这项研究表明,抑制核糖体移码对阻断病毒复制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为开发更好的化合物铺平了道路。由于所有冠状病毒均依赖于这种保守的移码机制,因此靶向该过程的药物甚至可能对治疗未来新冠状病毒的感染起到作用。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理解抑制病毒移码的细胞防御机制上,因为这对于开发具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更有帮助。

新冠疫情持续爆发,到底何时才会结束?

纵观全球疫情,算起来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00万了,这个数字仍然在持续增长中,此次的新冠疫情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恐怕这是很多朋友都非常关心,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但可惜的是,从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疫情的具体结束时间,真的很难预估。如果要预估,我们只能根据当前的情况,来做一个初步的推测。

先来看下目前的疫情形势,我们把国外国内的疫情形势分开来分别分析一下。

国外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虽然国外疫情比我们国内爆发晚了一个多月,但国外的疫情控制却远没有国内那么迅速有效。截至5月10日的疫情数据显示,国外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经接近400万,美国每日仍然是新增两三万,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疫情目前正在呈上升趋势,简直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节奏,对于这样一种情况,想要谈疫情结束,恐怕还是很难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与哈佛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模型预测显示,美国的疫情想要结束,基本上需要60~70%的人获得抗体,形成“群体免疫”才能够做到,而这样的一种情况,不管是通过感染病毒获得抗体,还是通过大范围的注射疫苗获得抗体,这个时间基本上都会持续到2021年了。实力强大的美国尚且如此,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并不容乐观,一旦错过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疫情形成全面爆发态势,想要再次遏制住疫情,其控制难度,所需要的时间长度,都会大大增加。

国内疫情,防输入,小范围扩散或许会成为常态

纵观国内,疫情形势虽然基本出现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警醒的局部情况。前期黑龙江的1传80多人的聚集性病例,以及近两天的吉林省舒兰市一下确诊12人,这样的小范围的疫情升级,是非常值得注意的。虽然我们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积累了完善的病毒防控、追踪、隔离、治疗经验,但面对“狡猾”的,隐蔽性强的冠状病毒,仍然还做不到完全放松。黑龙江和吉林的病例发生,从目前来看,都与境外输入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如何做好防输入工作,如何进一步做好高危人员的准确检测,尽量减少因为检测“假阴性”而导致疫情扩散,就是我们后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