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禁止白俄罗斯航班进入领空

2021-07-28 23:43:29 作者: 欧盟将禁止白

二,白俄罗斯之所以出动战机,对一架民航客机进行伴飞,就是因为收到警告:飞机上有炸弹,为了防止意外发生,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才下令,采取行动。

三,在该客机迫降后,白俄罗斯要求所有乘客下机接受检查,并对飞机内部进行排查。在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停留后,白俄罗斯并未检测出炸弹,该客机继续起飞前往目的地。

四,虽然没有检测出炸弹,但白俄罗斯却意外发现,在外流亡的白俄罗斯反对派人士——普罗塔谢维奇,却在这架飞机上,并被逮捕。

据悉,此人曾在去年,于白俄罗斯境内煽动大规模,并被该国列入“通缉名单”。

如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普罗塔谢维奇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逮捕。

五,对于普罗塔谢维奇被捕一事,确实存在诸多巧合,以致于,美欧多国认为,白俄罗斯是为了逮捕他,而刻意找了一个“炸弹威胁”的理由,迫使客机降落。

也正是在这一假设下,美欧迅速展开行动了。

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态,称白俄罗斯的举动违反了国际法,“完全不可接受”;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则发出谴责,并要求白俄罗斯立刻释放普罗塔谢维奇。

随后,德国要求白俄罗斯就客机迫降和逮捕行为作出解释;法国外长称这一行为不可接受,欧洲将作出统一且坚定的回应。

紧接着,发出谴责的,就与此次航班相关的4个国家了——客机拥有国的爱尔兰,起飞地的希腊,目的地的立陶宛,以及被捕的普罗塔谢维奇目前居住的波兰。

其中,立陶宛的反应尤为激烈,不仅紧急召见了白俄罗斯驻立陶宛外交官,要求其立刻放人,还痛斥白俄罗斯此举是“史无前例且令人憎恨”的举动。

但这还没完。欧洲各国纷纷表态后,一向看热闹不嫌事大、热衷满世界煽风点火的美国,也来凑热闹了。

24日,美国务卿布林肯发声谴责白俄罗斯,称其行为“令人震惊”、将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120名乘客置于“危险境地”,要求白俄罗斯立刻释放普罗塔谢维奇,并呼吁各国一起就该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同时,北约也附和美国,称要对此事展开全面调查。美英、波兰等国议员则表示,目前应当禁止所有在白俄罗斯上空的飞行活动。

很显然,事态发展到如今已经开始“变味了”,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势必不会善了,“唯恐天下不乱”的美国也将继续介入该事件,令局势升温。

要注意,去年白俄罗斯大选、卢卡申科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统后,白俄罗斯境内就出现了大规模混乱,当时美欧等国也是如同现在一样,不遗余力地煽风点火、干预别国事务,而且还发起了新一轮针对白俄罗斯的制裁。

如今,相似的一幕再度发生,美欧很可能对白俄罗斯施加新制裁,并借机把事情闹大,针对卢卡申科,同时再次将矛头指向俄罗斯。

更要注意的是,在美欧等国纷纷表态、选边站后,普京目前还没有做出表态。

但23日,莫斯科方面透露,普京与卢卡申科将在下周,于索契举行会晤,讨论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合作。

也就是说,在普京看来,目前事态还在发酵,究竟谁对谁错也还没有理清楚,现在不发声,是为了在发声时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并且,在普京和卢卡申科下周会晤时,此事件必然会成为讨论议题。

总之,正如同去年白俄罗斯遭西方国家“围堵”、俄罗斯挺身而出一样,这回美欧想借机生事,普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怎么看?

第一,此次航班事件将进一步发酵,明面上是西方针对白俄罗斯,但实际确实美欧与俄罗斯重启新一轮较量与对抗。

毕竟,从战略意义上来说,白俄罗斯之于俄罗斯,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甚至还超过了乌克兰。因此,白俄罗斯也是美欧一直想拉拢的对象。

但问题在于,卢卡申科对西方的拉拢不以为意,令美欧头疼不已。所以,在去年白俄罗斯大选过后,美英法德会纷纷介入,向卢卡申科施压。

如今,美欧又逮到了可以施压卢卡申科的机会,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如果能将俄罗斯也“拉下水”,那西方国家或许会更来劲。

第二,航班事件中存在了太多巧合,不由让人怀疑这是西方国家为了针对俄白两国,故意设下的一个“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