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议推行10年制义务教育

2021-08-04 11:54:08 作者: 北大教授建议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内卷化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那么在现如今孩子学习压力大的情况下要有些什么改变呢,据了解北大教授建议推行10年制义务教育,那么10年制义务教育开始实施了吗,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北大教授建议推行10年制义务教育

如今,教育的内卷化成为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反观当前的教育,充满了竞争,孩子的学习压力大,课外培训和辅导愈演愈烈,升学难和教育资源集中的问题备受诟病。

最近,在一则采访中北大教授表示,走出内卷必须从教育制度改革上入手,普及高中是必须的,如果我国的财力做不到12年,那么可以考虑缩减为十年制义务教育,一旦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家长想“卷”也“卷”不成了。

此外,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上,要避免过早的对孩子按照成绩进行分流,划分三六九等,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为了充分的尊重孩子的发展意愿,我们要给予他们希望,让他们读完高中,到时他们的心智也较为成熟,再选择走职业技术路线还是大学路线。

未来我国产业升级都需要开数控机床,工厂要求有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初中毕业之后就进入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达不到高级蓝领的要求。

不宜过早分流学生

第一财经:近来有关部门提出要坚持高中阶段的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认为这一举措可为给社会提供必要劳动力,使得经济能够保持合理的增长趋势。家长对此的理解是,通过中考分流之后,将有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反而进一步加深了教育的焦虑和内卷,你认为中考分流是否能够达到政策设计的初衷?

姚洋:过早地对孩子进行分流,将他们按照学习成绩分为三六九等是错误的。应该承认每个十四五岁的孩子都有自我发展的希望,不要通过分流打击他们,而是要给他们希望,让所有的孩子读完普通高中,到时他们的心智也较为成熟,再选择走职业技术路线还是大学路线。

未来我国产业升级都需要开数控机床,工厂要求有技术学院的大专文凭,初中毕业之后就进入职业教育,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足的,达不到高级蓝领的要求。

第一财经:德国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要决定做技术工人还是考大学。相比而言,为什么你认为我国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向职业高中分流还是过早?

姚洋:首先德国的制度本身也受到了其国内的很多批评,更重要的是我们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德国相差非常大,也学不了德国。德国技校的教育是非常好的,技校的学生每周五天的时间,有三天是在普高上的,只有两天在工厂上,这样下来,普通高中的知识也学到了,而且还实实在在地学到了技术。

我国的情况是技校教育水平比较低,农村地区百分之六七十的技校学不到真技术,技校所教的知识和工厂需要的技能严重脱节。在德国,技术工人和大学生之间的通道是打通的,做了工人之后还可以去上技术大学,德国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的比例还不如中国,只有约40%的学生升入大学,但到了30多岁,则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然而,在我国这条通道是关闭的,绝大部分人当了工人之后就一辈子都是工人了。

在德国做一个普通工人没关系,过几年就可以上技术大学,就转变为有社会地位和可观薪酬的高级蓝领。我们学到了德国的分流,但没有学到德国制度的后一半。现在学生被分流后做蓝领是没有升迁通道的,这对于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特别是农民家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安排。

我一直呼吁工人也要有职级,应该向工人开放适合他们的技术大学,比如像过去那种半日制半脱产大学,给他们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

缓解焦虑关键在教育体制改革

第一财经:中央近日出台的“双减”文件提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规范课外补习是缓解家长焦虑的一剂良方吗?

姚洋:教育焦虑是当前社会非常普遍的情况,不仅大城市的家长焦虑,边远地区刚脱贫的贫困户也焦虑,由于本地的公立中学升学率不理想,有脱贫户拼尽了全力把孩子送到学费昂贵的私立高中去读书。现在全社会都非常重视教育,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焦虑的问题,这么下去甚至会将刚脱贫的家庭再一次拉入贫困。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