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教育,在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并且也是一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而作为母亲的,不管是古代仍是现代,都会为自己的孩子而劳累。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就会反映出其母亲的教育质量。今天趣前史就带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前史上的四大贤母吧,看看是哪几位。
一、孟母
孟母是战国孟子之母,位居“四大贤母”之首。她的儿子孟子是我国古代出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我们,被誉为“亚圣”。
孟母之所以能培养出如此优异的儿子,全在于她对子女的尽心教育。她最被广为传扬的业绩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早年丧夫,却志不改嫁,一个人千辛万苦哺育孟子。刚开始她和孟子住在老公的坟墓邻近,以便于每天能够去祭拜老公。仅仅在这种当地住久了,年幼的孟子竟学起了出殡人士的哭丧捣乱。孟母觉得这样的寓居环境不利于孩子生长,便把家搬到了集市。
可是把家搬到集市后,孟子却学着小贩商人们做起了呼喊生意。孟母不期望自己儿子将来成为市井小人,所以又把家搬到了校园邻近。
从尔后,孟子就跟着校园里的士子,学起了“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孟母之所以三迁,是因为她深谙一个道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生长。”孟母还有“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她教育孟子,学业若功败垂成,就如织到一半的布疋,是不能为人所用的。
相同,人若在年少时欠好好读书,长大了便只能做些薄命的劳役,是没有长进的。从此孟子奋发读书,终成为一代旷世学儒。
二、陶母
陶母是东晋陶侃之母。陶侃是一代名将,在安稳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树。而其时陶母“截发筵宾”、“封坛退鲊”的教子故事也广为流传。陶侃幼为孤子,家境清贫。陶母也是早年丧夫,她千辛万苦,靠纺纱织麻保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向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明之人。
有一次,同郡孝廉(即举人)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时冰天雪地,马无饲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因为家中清贫,无以款客,陶母又悄悄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购买酒菜。
在我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爸爸妈妈,不敢毁伤,孝至始也”,所以头发是不能够容易剪的。陶母如此行为,足见她待客之诚意。所以范逵大为感动,遂推荐陶侃由县吏拜授郎中,从尔后,陶侃走上了兴旺的宦途。这便是“截发筵宾”的典故。
陶母还有一个广为传扬的故事是“封坛退鲊”。陶侃曾在浙江海阳做县吏,监管渔业,常有部属送东西给他。有一次,一位部属送了一坛鱼鲊(腌鱼)给陶侃,孝顺的陶侃立刻念及终身贫居乡下的慈母,便嘱托村夫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这一坛鱼鲊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鲊和回信,大为轰动,更内疚万分。他下定决心,终身遵从母亲教训:洁白做人,廉洁为官。
后人赞誉:“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全国之用恶有不睬哉?”
三、欧母
欧母是北宋欧阳修之母。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但他的成果也离不开他母亲的巨大教育。欧母又是一位单亲母亲,她老公在儿子四岁那年便去逝了,留下她孤身一人辛苦拉扯儿子。欧阳修父亲在世时,家中经济比较宽余,可自从他逝世后,家境便一泻千里,日渐清贫。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境地。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日子,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欧母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性,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将儿子养大,并用最原始的方法教欧阳修识字。这便是出名的“画荻教子”:欧阳修五岁时,欧母便教他读书识字、做人处事的道理。仅仅其时家里穷,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欧母只好用芦苇杆替代,然后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欧阳修在母亲的尽心教训下,特别明理,所以发愤图强,学习成绩优异,他于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高中进士。欧阳修在当官期间,活跃支持范仲淹保持新法,后因而被贬职。但欧母并没有诉苦儿子的宦途不济,而是宽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清贫的日子,你只需思想上没有担负,精力不衰,我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