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王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吐谷浑王国的崛起之路!

2021-01-02 19:20:36 作者: 吐谷浑王国是

  不过其时,吐谷浑人口较少,或许并未对当地政治格式发生重要影响,因而各种史料均未有,其与拓跋鲜卑相争的记载。

  二十余年后,吐谷浑再次迁徙,这次是向南“度陇而西”。

  “陇”即陇山(六盘山),在今陕西陇县。

  “度陇而西”之意应为,其由阴山南至河套南,度陇山而至陇西之地。

  《晋书·吐谷浑传》:“属永嘉之乱,始度陇而西,这以后后代据有西零已西甘松之界,极乎白兰数千里。”

  此刻,吐谷浑所部虽处于“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的游牧状况,但其实力范围已拓宽为“极乎白兰数千里”的广阔区域。

  《魏书·吐谷浑传》对其游牧区域这样记载:“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抱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白兰数一千里中。”

  这其间“白兰”所指的区域,大致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

  由此可知,吐谷浑建在时的操控区域,东至龙涸(松潘)西至青海。

  吐谷浑身后,其后代以父祖之名作为族名。

  由此,“吐谷浑”由人名,转化为族群代称,及国家名号。

image.png

  二、巍巍万顷国

  吐谷浑部西迁甘南、青海区域,使其族群获得了极大的拓宽空间。

  此地原生的羌人,虽前史悠久,散布广泛,但部落涣散,没有构成清晰的控制结构。

  而已与汉族有过触摸的鲜卑诸部,则不管在生产技术、军事安排、政权体系上,都要稍胜一筹。

  吕思勉先生在《我国民族史》中写道:“五胡之中,鲜卑最能效法汉族文明,非偶尔也。割据华夏之鲜卑,慕容、拓跋二氏为大,北魏孝文帝尽弃其俗,以从汉族,慕容氏亦济济多才。夫人知之,不待赘述。即远窜青海之吐谷浑,其文明亦有可观者”。

  但即便如此,远道而来的吐谷浑鲜卑部仍旧与诸羌部落,爆发了屡次权力争斗。

  慕容·吐谷浑死,长子慕容·吐延继位,并创建吐谷浑王国。

  但便是《晋书》描绘为“羌虏忌惮之”的吐谷浑“项羽”,却被昂城(阿坝)羌酋姜聪刺杀而死。

  《晋书·吐谷浑传》:“身长七尺八寸,英姿魁杰,羌虏惮之,号曰项羽”。

  不过这位号为“项羽”吐谷浑王,却有非凡之处,剑在体内,仍旧托孤国务,指点江山。言毕,抽剑而死,也算豪气莫干!

  《魏书·吐谷浑传》:吐延身长七尺八寸,勇力过人,性刻暴,为昂城羌酋姜聪所刺。剑犹在体,呼子叶延,语其大将绝拔渥曰:“吾气绝,棺敛讫,便远去保白兰。白兰地既险远,又土俗窝囊,易为控御。叶延小,意乃欲授与余人,恐匆急终不能相制。今以叶延付汝,汝竭股肱之力以辅之,孺子得立,吾无恨矣!”抽剑而死。

  慕容·吐延身后,其子慕容·叶延继位,执政二十三年。

image.png

  其子慕容·碎奚为吐谷浑王时,史书称其“性仁厚慈惠”、“好学仁厚,无威断”,导致三个弟弟专恣国政。

  这时,掌控大权的西羌豪酋钟恶地,对另一个大臣乞宿云说:“王之左右皆吾羌子,转目一顾,立可擒也”,遂连杀三王弟。

  由此可知,吐谷浑王室建国期间,本地诸羌曾强硬抵挡,导致国王被刺。慕容·吐延执政的二十三年中,着力吸纳羌族豪酋参予政事,追求以羌治羌,却又导致羌族政治实力权重过大。

  羌酋长史钟恶地联合司马乞宿云,连杀三个王室贵胄,吐谷浑王慕容·碎奚忧愤而死,却也无可怎么办。

  等他逝世后,钟恶地又辅佐其子慕容·视连,可见其权倾一时,可谓吐谷浑的“曹丞相”。

  《资治通鉴》:“(慕容)视连立,喝酒游畋者七年,军国之事,委之将佐。钟恶地谏,认为人主当自文娱,建威布德。”

  从上述史料记载可知,前几代吐谷浑王时期,怎么处理与周边诸羌的联系,曾让吐谷浑国政策重复摇晃。

  正是在这种不断摇晃之中,吐谷浑王族选用包含联婚在内的一系列政治东西,逐渐与羌酋实力达成了政治退让,构成了以王室为中心的政治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