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雍正帝在皇子府时的旧人,深受雍正帝的信赖,这些人尽管官职都不高,但是却都是皇帝身边的近臣。
或许是因为粘杆处这个姓名不行正式,名声也不太好,因而雍正帝就给他换了一个更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姓名叫做“尚虞备用途”,在雍正帝执政时期,粘杆处但是十分被垂青。
“粘杆处”的归处
如果说明朝的“厂卫”是皇帝加强皇权的办法,那么“粘杆处”便是雍正为加强皇权设置了间谍组织,其职能与明朝厂卫有许多相似之处。
并且与锦衣卫想比,粘杆处官职小,不引人注意,行动起来愈加的悄然无声,无孔不入。自己的一举一动皆在他人的凝视之下,这样一想,让人不由得战战兢兢。
雍正执政时期,推广新政,牵动许多特权阶级的利益,变革也因而步履维艰,“粘杆处”在雍正推进新政的过程中,是起到巨大效果的。
那么,这样一个间谍组织,最终结局怎么呢?
乾隆帝继位后,接手了他父亲留下的粘杆处,持续运用他来监控朝中百官,包含外省的大臣。乾隆皇帝执政初期,十分不喜爱雍正的铁腕方针,因而采纳宽松的执政理念,成果导致官员糜烂,民众反而对朝廷不满。
为了加强皇权,乾隆不得不学习雍正展开严格政治,明面上经过“文字狱”镇压官员和老百姓,背地里里用粘杆处,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晚年的乾隆或许觉得粘杆处名声欠安,用久了之后有损自己百年之后的名声,因而就逐步减少了运用。
嘉庆帝继位后,为了安靖民意,整理朝纲,在乾隆帝大丧期间,马上就诛杀了大贪官和珅,一起也将粘杆处一起清理了一遍。
大约是因为和珅的手伸得太长了,伸到了皇帝身边的粘杆处上,所以嘉庆帝在根除和珅的一起,也将名声欠安的粘杆处一起清洗了,留下的人手也不再启用,从此粘杆处这个间谍组织就从世上消失了。
自古以来,“制衡”之道乃是帝王心术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皇帝为了确保朝中不能成为某个大臣的一言堂,一般就会采纳一些手法。不管是明朝时期的锦衣卫,或是清朝的粘杆处都发挥了这样的一个效果。
但这样一个令人惊骇的粘杆处就这样湮灭在了前史的长河之中,徒留下一些奥秘的故事,让人不由得去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