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人合一?古代的“天人合一”分成两部分!

2021-01-07 06:04:28 作者: 什么是天人合

  今日小编为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什么是天人合一的文章,欢迎阅览哦~

  在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时,往往会说到一个概念:“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思维,乃至能够说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那么究竟什么是天人合一呢?

  居士我认为,“天人合一”思维能够剖析为两个部分:人副天数与天人相感。

image.png

  一、人副天数

  所谓人副天数,指的是:人是天地间最灵秀的生物,与天、地并称三才,所以人不论精力仍是肉体,都是天的副本,天有怎样的规则,人也有怎样的规则。

  西汉年代的大儒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其间便有一篇叫做《人副天数》。董仲舒认为,天是人的曾祖父,所以人的特性处处对应着天的特征:

  为人者,天也,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授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人的头圆脚方;天有日月,人有双目;天有星斗,人有头发;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人有三百六十个骨节;一年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有五脏……

image.png

  不只人的身体契合天的规则,人的行事原则也要契合天的规则,不然就逆了地利。比方,秋天一片萧索,许多小虫子在秋天死去,树叶在秋天干枯掉落,果实、庄稼在秋天老练收成。所以古人认为秋天归于五行中的金,对应着刑杀,因而处决监犯也要在秋天,这便是电视剧里常说的“秋后问斩”。而春天万物萌生,是归于生命的时节,万万不能处决人犯。

image.png

  二、天人相感

  不只人的肉体与精力契合天的规则,并且人的所作所为,特别是皇帝的所作所为,也会引起天的反响,这叫做天人相感,或者说天人感应。

  古人认为,皇帝是最重要的那个人,是皇帝,上承天命,下育大众。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天的感应。比方,皇帝干得好,上天就会降下种种祥瑞,比方嘉禾、白鹿、灵芝等等,对皇帝进行嘉许;假如皇帝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上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比方地震、大火、洪流等等,对皇帝进行谴告。

image.png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读书人和儒生们期望能用这种方法对皇帝进行限制,让他的行为不至于过分出格。不过,手握大权的皇帝才不论这一套呢。

  在汉武帝时期,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这是皇帝施政出了问题,因而在家写了一篇奏疏叫做《灾异之记》。没想到奏疏还没写完,一个叫做主父偃的人偷走了草稿,那去给汉武帝看,汉武帝差点将他处死。从此以后,董仲舒再也不敢说灾异之论了。

  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认为大愚。所以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