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打仗都讲究礼仪!

2021-01-09 13:48:20 作者: 为什么说中国

  今日小编为咱们带来为什么说我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期望对你们能有所协助。

  咱们总说这句话:我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说顺嘴了,却很少有人往深处追查,我国的礼仪之邦是如何来的。那么,这个“礼仪之邦”是怎样来的呢?

  咱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仅有不曾连续的文明史,在5000年绵长的文明开展过程中,发明了绚烂的文明,形成了一系列崇高的品德准则、完好的礼仪标准和优异的传统美德,因而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礼仪当然也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诗》序中载:“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俗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实际上,我国的礼仪之邦首要体现在邦国之间的礼仪上,今日咱们就看看在咱们国家春秋时期,先祖们是怎样交兵的。

  子路之死

  子路是孔子的闻名弟子,子路原名仲由,子路是他的字,别的又还有一字叫季路,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他是“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坦率,有勇力才艺,勇于批判孔子。孔子十分喜爱他,对他点评很高,以为子路可备大臣之数,说他“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

image.png

  (子路问津)

  周敬王40年(鲁哀公15年),公元前480年,卫国内争,子路临危不乱,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怎样死的呢?《左传·鲁哀公十五年》这样记载:

  季子将入,遇子羔将出,曰:“门已闭矣。”季子曰:“吾姑至焉。”子羔曰:“弗及,不践其难。”季子曰:“食焉,不辟其难。”子羔遂出。子路入,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季子曰:“是公孙,求利焉而逃其难。由否则,利其禄,必救其患。”

  你看,他赶到孔家时,孔家的家门现已封闭,明显来不及了,他的同学子羔,还有孔悝的家臣公孙敢都劝他不要去了,子路的情绪是直接说:食人之禄,忠人之事,有利可图就跟从左右,大祸临头就溜之大吉,我可不是这样的人!

  进门之后,一场乱战,乱战之中,子路的冠缨被对方用戈砍断,冠缨一断,帽子就会掉下来。搁现在,断了就断了,接着打呗,可是子路却说:“正人死,冠难免。”我是正人,就算是死,也要死得体体面面,要有庄严,就算要死,也不能免冠,所以放下兵器,腾出双手,从从容容地系紧冠缨,任由对方砍杀,成果当然欠好,他被砍成了肉酱。

  邲之战——帮逃跑的敌人修车

  邲之战,也叫“两棠之役”,产生于公元前597年,这是春秋中期的一次闻名会战,是其时华夏两大强国晋国与楚国在华夏争霸的第2次严重比赛。

image.png

  (晋楚之战)

  当然,战役的成果是楚国成功了,楚庄王终究因而役的成功而一举奠定了“春秋五霸”的位置。这天然不必多说,咱们要说的是一个细节,看《左传·鲁宣公十二年》的记载:

  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两国大战,晋军战胜奔逃,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不能动弹,所以追逐他们的楚国兵士就中止了追逐,遥遥地站着喊,教晋军怎样修车,先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但仍然没有解问题,车仍是出不来,所以楚人又喊话,教他们拔去大旗,丢掉辕前横木,战车这才冲出陷坑。

  有意思的是,晋军反而回头对楚人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粗心便是,楚国弟兄们,你们到底是拿手逃跑的超级大国啊!

  这是文质彬彬的战役!

  泓之战——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抢夺华夏霸权,在泓水边产生战役。其时郑国接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动军队进犯郑国。楚国出动军队攻宋救郑。《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是这样记载的: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行。”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然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正人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