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部史书分别是什么?《唐书》为何分两部?

2021-01-12 03:52:16 作者: 二十四部史书

  二十四部史书别离是什么?《唐书》为何分两部?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跟着小编一同看一看。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这二十四部史书的时刻起止为:黄帝(约公元前2550年)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十四史的说法来历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它能够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官方的史学材料了。

  这二十四部史书别离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image.png

  上图_ 《史记》

  除了《史记》之外,悉数为断代史(记载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前史的史书)。细心研讨会发现一个古怪的现象:尽管许多朝代或时期的前史在不同的史书上有穿插,例如《北史》是汇兼并删减《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而成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均记载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史。

  可是唯一只要记载唐朝前史的史书有两部(《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记载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史,五代十国并不是一个朝代),即《旧唐书》和《新唐书》,也便是说二十四史中有两部“唐书”。

  《旧唐书》尽管署名为后晋刘昫等人撰写,但实际上是后晋赵莹掌管,在开运二年(945年)编修完结。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由宋祁、欧阳修、曾公亮、吕夏卿等人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合撰完结。

image.png

  上图_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消亡时刻不远,材料来历比较丰富

  那么,终究为何会有两部“唐书”呢?

  一、《旧唐书》受制于撰写时代,存在许多瑕疵。

  《旧唐书》撰写于五代十国的后晋时期,后晋只是阅历两帝,前后只要十二年。在那个战乱频频的时代,《旧唐书》的撰写作业较为匆促,从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开端到后晋开运二年(945年)完结,只是用了四年多的时刻。

  并且《旧唐书》的史料来历主要是《唐实录》和唐朝国史。其编制、取舍、文采不行完善,《新唐书》编修者之一的曾公亮就曾在《进新唐书表》中批判《旧唐书》“纪次无法,详略失中,文采不明,现实凋谢”。例如,因为许多转抄《唐实录》和唐朝国史的原文,导致《旧唐书》中存在着许多比如“大唐”、“本朝”、“今上”等在后人看有些不三不四的字样。

image.png

  上图_ 唐末藩镇图

  此外,因为唐朝中后期堕入长时刻的藩镇割据、宦官乱政、农民起义的局势之中,导致《武宗实录》大部分丢掉,唐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宗五代皇帝更是直接没有留下实录,故不得不参阅《唐年补录》、《唐末三朝闻见录》等书才牵强修成,而这几部作品实际上是经过见识和小说写出来。可想而知,《旧唐书》中关于唐武宗今后的晚唐前史记载可谓是适当粗糙。

  出于纠正《旧唐书》缺点的考虑,宋仁宗于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下诏重修。

image.png

  上图_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二、北宋朝廷凭借“易代修史”证明其正统性、标榜自己的盛世。

  中国古代一向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的传统。所谓“易代修史”,即新式王朝为已消亡的前朝纂修史书;“盛世修书”则是指国家富足、大众休养生息的情况下,能够安排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书(修史也算是修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个传统最早应该是从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太史公司马迁编修《史记》开端,秦朝敏捷消亡的疑团激发了人们总结前史经验、经验的思潮,巨大的史学作品《史记》便在这种思潮下应运而生。尽管《史记》以及之后的《汉书》的编纂只是个人行为,但却给后世留下了“易代修史”的传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