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为何能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有什么特色?

2021-01-12 17:07:08 作者: 南京为何能入

  南京文学构思规划大师很多,比如速泰熙、朱赢椿、潘焰荣等书本规划师的优异著作,先后取得“我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等多项荣誉称号。南京在国内网络文学原创、在线阅览和内容分发范畴皆居于前列,有多个互联网文学创造、阅览、著作加工、版权开发的线上运营归纳渠道,还有我国•江苏网络文学构思工业园、江苏网络文学谷等网络文学线下实体基地。

  南京散布文明旗下的网络文学网站红薯网总用户规划现在现已超越2500万,每日访问量超越800万,具有驻站作家10万人,签约作家7300名。每月有超越2000本著作在红薯网连载,每天发生内容字数近一千万。每月发放稿酬的网络写手在千人以上,年发放稿酬逾亿元。

  南京,一座阅览之城

  南京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崇尚读书的城市,市民文明素质整体较高,遍及喜爱文学阅览。阅览,已成为解读南京、评脉南京、感触南京城市文明精力气质的明显符号和独特元素。

image.png

  吴敬梓曾在其代表作《儒林外史》中,就对南京有“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的点评。南京活泼着数以千计的文学社团和协会安排,仅读书会就有450多家。很多高等院校成为文学专业活动的重要阵地,小说、戏曲、诗篇、散文等在城市文明日子中起着重要效果。

  南京市群学书院全民阅览服务中心,由教育部长江学者周晓虹教授与南京大学青年学者陆远等兴办,是现在仅有以推进全民阅览为宗旨的民非组织。群学书院的阅览总量仅二零一八年就到达近七百万,影响力超越了98%微信大众号。书院安排了200余场阅览活动,近300位海内外一流作家、艺术家曾登上群学书院的讲坛。

image.png

  群学书院

  南京全市至今已成功举行23届“南京读书节”、33届“秦淮灯展”、8届“江苏书展”,还展开了“朗读者”等保护弱势群体文明和阅览权力的活动。

  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加速推进书香南京建造的施行定见,将全民阅览作业经费归入年度财务预算,归入政府购买公共文明服务项目辅导目录,每年全市全民阅览经费已逾千万元,各区财务也投入相应经费,打造一批城市书店。被誉为“南京文学客厅”的前锋书店,数次被CNN、BBC等评为世界“最美书店”,24小时书店成为市民热捧的文明消费新去处。

image.png

  南京前锋书店

  南京在城墙、公园、景区、文博场馆、商场、酒店、地铁、社区、村庄等场所打造了新式阅览空间150多处;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银行、酒店、邮政网点等场所树立292家“图书漂流文明驿站”,投进4万余册图书,供市民免费取阅。

  古今文人墨客眼中的南京是怎样的?

  他们说……

  唐代诗人李白:金陵控海浦,绿水带吴京。

  唐代诗人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落日斜。

  东晋诗人谢朓: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image.png

  文明学者余秋雨:其他故都,把前史浓缩到宫廷,而南京,把前史溶解于天然。

  著名作家叶兆言:外地人跑来南京混,一不留神就传世,就经典,就入美术史,入烹调史,入文学史,入新闻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一方水土,不便是文学之都吗?

  韩国学者洪廷善:南京这座城市,时刻短访问有时刻短访问的妙处,长时刻寓居有长时刻寓居的佳趣。她总是能依据时刻的短长,给予咱们该有的奉送。

  著名作家鲁敏:不论从时刻仍是空间维度来看,南京都特别具有文学之都的潜质,整个城市的气味具有一种文学声调,它可所以慢的,高雅的,孤寂的,乃至可所以千锤百炼的。而南京人既具有世界敞开的视界,又能够沉下心来阅览,对作家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文学之都”,不只是文明名人的堆叠,文明场所的兴修,又或是文学著作的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