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二字是怎么来的?“华”字具有哪些意义?

2021-01-17 18:46:32 作者: &ldquo

  “中华”二字是怎样来的?“华”字具有哪些含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中华”二字中的“中”字来自于“中心之国”之意,那么其间的“华”字又来源于什么呢?儒家经典中“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的解说真的契合前史事实吗?

  01 华服之美

  我国传统儒家解说之中一般以为中华、华夏等词中的“华”来自于服章之美。比方《春秋左氏传·左定十年传》中曰:“夷不乱华。”《疏》解说到“我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再如《尚书注》中所说:“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都是这个意思。

  但无论是《春秋左氏传》仍是《尚书》都是我国传统的儒家经典,是“圣人之书”,他们在其间关于前史、风俗等范畴问题进行解说时不免以圣人之学为旨归,而忽视前史事实。比方闻名文明人类学家、风俗学家就提出:“描述服章之美的名词有许多,咱们的先祖为什么一定要挑选‘中华’一词来做咱们的族称?而不是挑选‘中礼’、‘中仪’、‘中章’、‘中冕’、‘中彩’来做咱们的族称呢?”

  并且,在中华民族的前期,其时的“中华”先民们与其他民族的前期人类相同还都处在“披树叶,裹兽皮”的原始社会,又有什么“冕服采章”可言?

image.png

  图/周朝服饰

  02 “华”字原意

  在甲骨文中,只要“华”字而没有“花”字,其间“华”的字形像是一株长满了花果的花树。再据《通训定声》中云:“开花谓之华”,《诗经·国风》中《桃夭》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礼记·郊特牲》:“天子树瓜华”(“华”指“瓜果”)等古籍所言,“华”字原意很可能是泛指全部花草瓜果。

  此外,“华”字还能够标志美丽耀眼、光彩照人等,比方它在“日华”、“月华”等词中指的都是太阳、月亮等夺目的光辉,《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也是此意。

image.png

  图/“华”字字形演化

  03 华胥族

  前几年有一部由网络作家唐七令郎小说《华胥引》改编的电视剧,且不管作者在抄袭事情中犯了多大的错,《华胥引》这个小说的姓名却是下了功夫的,由于我国前史上的“粗野年代”的确曾有一个部落名叫“华胥氏”。

  据《史记·帝王世纪》记载:“包牺氏母曰华胥。”《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太皋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疱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又据《和平御览》引《通甲开山图》曰:“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心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凡十五代,皆袭包牺(即伏牺)之号。”

  由上可知,华胥氏为伏牺氏之母,而之后的柏皇氏、中心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等都是伏牺氏的子孙或分支,即他们也是华胥氏的子孙或分支。由此,在之后的将中华称为“华”而非“中燧”、“中包”等也是天经地义了。

image.png

  图/华胥氏

  当然,这仅仅前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此问题的一种探究,更多的依据还有待于更多考古依据和文字依据的发现以及后人的不断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