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由谁创立的?满文在清朝有什么发展历史?

2020-12-15 21:32:12 作者: 满文由谁创立

image.png

  额尔德尼等所创制的满文,是在蒙古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其字母基本上模仿蒙古文字母而成,没有圈点,称为“无圈点满文”(ᡨᠣᠩᡴᡳᡶᡠᡴᠠᠠᡴᡡᡥᡝᡵᡤᡝᠨ,tongki fuka akv hergen)或“老满文”。这种满文,因属草创,存在必定的缺陷和缺乏。

  正如《满文老档》内指出:“十二字头,原无圈点,上下无别,故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不分,均如一体。若寻常言语,按其音韵,尚可易于知晓。若人名、地名,则恐有误。”归纳起来讲,老满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字头的书写方式不标准,同一个字头有几种书写方式,往往呈现混杂,不方便于运用;二是一字多音,即子音和子音的音位紊乱,致使字头之间相互假借,较难辨认。

  三是音译汉语借词,如人名、官名、地名和物名等,显着感到已有的字头不够用。所以,跟着女真社会的进一步开展,“老满文”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学习,仍是运用,都益感不方便,对其改善和完善,已成必然之事。

  留意:满语运用满文。满文源于传统蒙古文,而传统蒙古文可追溯至古代回鹘文。满语的先人女真语运用源于契丹文的女真文。契丹文则源于汉文。女真文与满文相互之间没有联络。

  开展

  在“老满文”运用33年后,即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初,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颁令,由达海承当完成了改善“老满文”的使命。据《国朝耆献类征·达海传》记载:皇太极“谕达海曰:‘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上下字相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寻常言语,视其文义,犹易知晓。若人名、地名,必致过错。

  尔可酌加圈点,以剖析之,则含义明晓,于学字更有裨益矣。’达海遵旨,寻译,酌加圈点。又以国书与汉字对音未全者,于十二字头正字外,增加外字。犹有不能尽协者,则以两字连写切成,其切音较汉字更为精当。

  ”达海对“老满文”的变革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在一些“老满文”字母周围的增加圈点,使原先相同的字母得以差异,做到一母一音;二是创制特定字母,以便于精确地拼写外来语借词;三是创制满文字母的连写切音方式,处理了音译人名、官名、地名和物名等词汇时简单呈现过失的问题;四是标准字体,一致书写方式,消除了曩昔一字多体的紊乱现象。

  经达海改善的满文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现在人们一般所说的满文,一般是指“新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