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明朝的时候藩王在自己的领地上,他们和地方官员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王位是一种爵位,属于爵位制度,而地方官是官位,属于行政制度。在最早的先秦事情,一个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王,例如周文王、周武王、商纣王等,直到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六国后,自称为皇帝,代替了之前王的称谓。但是王作为一种爵位沿袭了下来。周朝实行分封制,把功臣和宗室成员分封到各地,以周天子为大宗,被分封的诸侯王为小宗,小宗要听从大宗的指令。
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说了一句话:非刘姓子孙不得称王,否则天下共击之。王因此成了一种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爵位。明朝的藩王有亲王和郡王两种,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期,把他的子孙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成为藩王。但是各藩王的领地上,也有朝廷派任的地方官,他们的关系其实不难理解。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本意是让这些子孙受益,但是怕他们在京城会勾结朝廷的臣子,对皇权不利,而且明朝刚建立,各地尚不稳,只有派自家后代取镇守,朱元璋才能安心。
所以,明朝建立初期的藩王权力较大,他们和地方官的分工也非常明确,藩王和地方官员之间没有冲突。随着朱元璋下发的休养生息的政策逐渐得到落实,明朝的社会日趋稳定,但是藩王势力变大,朱元璋考虑到他们是自己的子孙,没办法狠心对付他们。到建文帝朱允炆登基的时候,藩王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和朝廷分庭抗礼的地步了。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下令削藩。但是藩王们不干了,由朱棣带头,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朱允炆在大火中消失,朱棣当了明朝的皇帝,史称明成祖。
朱棣登基后,因为自己曾经是藩王,所以对各地的藩王势力更加忌讳,随着朱棣和朱棣继任者对藩王势力的接连打击,各地的藩王又不能同仇敌忾,所以各地的藩王已经没有实权了。所以,明朝的藩王在朱棣执政后就一点点没了权力,对地方官员也没有了指手画脚的本事。他们在明朝初期,是有实权的,地方官要给他们面子。明朝初期的地方官名义上是中央指派,实际他们是藩王的手下。所以,应了那句老话,风水轮流转,明朝的藩王就是从有权到了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