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风筝的前身是“木鸢”,也叫“飞鹊”。有一种说法,最早的木鸢是为刺探情报而作,公输般就作了木鸢来窥视宋城,而且据说还能“飞天三日不下”。
一直到五代时期,纸鸢才演变成真正的游戏。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在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吹进来,竹笛能发出筝鸣一样的声音,于是俗称“风筝”,此后风行全国。
放风筝讲究季节。北方一般从元宵节后开始,一直持续到清明节。所以也把清明节称为“风筝节”。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清明扫墓时,全城男女出动,带着纸鸢线轴,祭扫完毕后就在坟前“施放较胜”,实为盛事。
风筝种类多样。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十月以后,大街小巷就出现了风筝、毽儿等物。风筝是用竹子为骨架,再用纸糊在上面,有仙鹤、孔雀、沙雁、飞虎等各种形状,十分精美。
放风筝为妇女、儿童所喜好。古人认为,放风筝有益小孩健康,小孩张口抬头张望风筝的时候,可以“泄内热”。清人富察敦崇亦认为放风筝最能清目。
五、跳绳
跳绳,唐朝时称“透索”,宋元时称“跳索”或“跳白(百)索”,清代称“绳飞”,跳绳是民国以后的叫法。
据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记载,过去夏至会以朱索装饰门户,以止恶气,“今有百索,即朱索之遗事也”。也就是说,后世的“百索”是由止恶气的朱索演化而来的。
跳绳是儿童特别是女孩子喜爱的运动。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中介绍了北京地方儿童跳绳的情景,描述绳子甩起来的时候,“飞摆不定,令难凝视”,看上去有百索,其实只有一条。孩子们趁着绳子动的时候轮流跳,能过就赢了,如果被绳子绊住,要任凭甩绳的人用绳子打一下作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