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诸葛亮的“隆中对”,韩信的“汉中对”对汉朝有何影响?

2021-08-25 19:15:53 作者: 除了诸葛亮的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隆中对”流传千古。殊不知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之前的楚汉时期,韩信的“汉中对”同样精彩,只是鲜有人知道罢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邦重用韩信,首先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

  一授将印,二授将符,三授斧钺!韩信跪着一一从刘邦手中接过。

  随后刘邦宣布:从今以后军中大小事物,皆由大将军韩信裁决,如有不服从者可以卷起铺盖走人,如有违令者可以拿头跟刀剑比硬,后果自负。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找来韩信谈话了。说实话,他还没有发现韩信究竟有什么样的才华,但看在萧何月夜追他的分上又不得不重用他。谁都可以不信,但萧何的话是一定要信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就拜他为大将,算是给足了韩信的面子了。

  “萧总管(丞相)一再向我推荐你,现在就说说你上任后的计划吧!”刘邦单刀直入。

image.png

  韩信倒是显得很谦逊,首先对刘邦任命自己为大将军表示感谢。然后才同刘邦进行了认真的对话。这是一次重要对话,楚汉两大集团的帷幕就是由这次对话揭开的。这次对话中,韩信首先向刘邦提出了两个尖锐的问题。

  “我们大汉集团如果想雄霸天下,面临的对手将会是谁呢?”按当时的情况来说,这样的问话简直有点多余。但刘邦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项羽嘛!”

  “那你认为自己在才能等方面,跟项羽相比怎么样呢?”这第二个问题尖锐得到头了,甚至连在一旁的萧何都有一种起身来阻止韩信说下去的冲动。这样的问题明明对刘邦的大为不敬啊。但刘邦倒显得很平静,似乎并不太介意,略一沉吟,答道:“论才能和才华我都不如他!”

  其实前面两问,韩信只是试探刘邦的气度和对自我的认识。此时肯定了刘邦的诚恳态度后,他这才披肝沥胆地把对话引入了主题,“我也有同感,认为您确实不如项羽。”韩信说着,话锋突然一转,“但是我曾经在项羽手下待过几年,知道他的弱点。”

  随后他详细地分析了项羽的弱点,这里为方便读者认识,总结归纳为六点。

image.png

  一、有勇无谋:在战场上硬拼,项羽威不可当。但他不会用人,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头脑(言外之意,就是指他这样的人才都没有被重用)。

  二、不听忠言:他的集团在关中雄霸天下时,这时天下其他的大集团都对他又崇拜又畏惧,正在这个重要的节骨眼上,他却舍弃关中的事业到彭城那个弹丸之地去发展了(指项羽舍弃关中而建都彭城),失去了一举吞并各大集团的绝好机会。

  三、妇人之仁:平常他对属下很是关心仁爱,一旦属下得了病他会伤感流泪,甚至宁愿自己挨饿,拿出自己的食物给病人吃。但属下一旦立了功,他又舍不得封赏有功之人。

  四、重用亲信:安排自己亲信偏爱的人在集团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其他各大集团跳槽而来的人才却被安置到做苦力的地方,这使很多人都愤愤不平。

  五、忘恩负义:站稳脚跟后,就把楚氏集团的老大(指义帝),赶到湘南的荒蛮的郴州并最终将其陷害。

  六、残暴不仁:项氏集团残暴之极,到处干投机倒把鱼肉百姓的勾当,百姓现在只是慑于他财大气粗,在社会上黑白两道通吃,才惧怕他恭敬他。

image.png

  基于以上六点分析,韩信认为项羽现在的情况是“其强易弱”,而刘邦只要在政治、经济推行正确的方针、政策就可以由弱转强。

  在分析了楚汉两大集团的基本形势后,韩信提出了“向东发展、夺取关中”的战略方针。“项羽手下留在三秦之地的章邯、司马欣、董翳都是过去的老霸主秦氏集团的顶梁柱,但他们被项羽收编后,二十多万士兵被项羽给坑杀了,因此秦地百姓对他们项氏集团恨之入骨。

  如此地痞恶霸,老百姓哪能拥护他们?我们汉氏集团入关之后,与他们约法三章,坚决不取百姓一针一线,这样一来,肯定能得到关中老百姓的支持和喜爱。更何况,楚氏集团的义帝,当年曾公开向天下人表示哪个能最先占领咸阳,那里就归谁为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