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青少年遭遇“四无”心理风暴

2021-04-13 11:27:43 作者: 学习无动力、

  社会稳定、物质丰裕、父母关爱,心理问题发病率、自残与自杀比例却连年增长。这代孩子怎么了?

  半月谈记者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南方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在全国若干省份调研发现:学习无动力、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价值感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出现,这场以“四无”为典型特征的心理危机如同风暴席卷而来。

  1

  学习无动力,厌学情绪多

  数年前,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披露,北京大学一届新生中有超过30%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过去,厌学情绪更多出现在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成绩良好甚至优秀的学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研究人员分析部分全国重点中小学的案例发现,这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孩子们不缺物质和眼界,但内心却认为考上名牌大学是为满足家人和社会的期待,找不到学习的意义,容易爆发心理问题。

  “很多家长会把厌学和青春期叛逆混淆,忽视了厌学背后隐藏着孩子对自我的厌弃,特别要警惕这种趋势向更低龄的孩子蔓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蔺秀云指出。成长过程是青少年形成自我意象的过程,如果过度依赖单方面的学习成绩因素,会导致学业遇挫时就主观认定自己是失败的;父母如果给予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和过高,孩子会感觉“无论自己如何努力,也不能达到父母的期待”,加深对自己的悲观失望情绪。

  研究发现,疫后复学期间暴露出较为集中的心理危机事件,重要导火索是长期居家学习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父母的苛责加固了孩子糟糕的自我意象。例如,初二学生小张在线课程开始后三周,出现沉迷网络游戏、缺课、不完成作业等行为。返校复课后,小张在班级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经常因身体不适而请假,上课睡觉,作业拖沓,与同学相处易激惹。南京市鼓楼区一位心理教研员说,学校家访发现该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严苛,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言语之间的贬损较多。

  2

  真实世界无兴趣,断网就闹自残、自杀

  因为父母砸了自己的游戏机,一位网友自杀并在遗言中写道:“妈妈问我,你喜欢什么,喜欢打游戏?对啊,我就是喜欢打游戏啊。”“可惜,我赖以生存的动力,在我父母眼里什么都不是。”

  深圳初中学生小敏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对着电脑,父母一干预,她就以自残相威胁。为了逃避父母的监管,她申请了多个QQ号,用不同的身份在网络上社交。后来发现,她的网上社交群里有四五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互相传播消极厌世的情绪,并且相约自残。

  因手机、电脑引发的自残、自杀事件近几年并不鲜见。网络依赖加剧的背后,是青少年逃避繁重学业,逃避真实世界的心理需求。

  辽宁、陕西、四川、江苏、湖北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疫情期间有19.7%的青少年有手机依赖倾向,平均每天使用时间约5.8小时。研究表明,网络游戏、网络社交等刺激促使多巴胺分泌形成愉悦感,但这种愉悦感会使人丧失对其他活动的兴趣。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如果秉持这样的心理和习惯,将减少其与真实世界的链接。社会学奠基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分析,人和社会、人和社群之间的联系纽带愈发松弛时,人们就容易很“利己”地为自己考虑,选择自杀者更多的是“利己”思考者。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依赖还带来网络霸凌行为激增。一款名为“迷你世界”的网络游戏因涉黄被勒令下架,引发以小学生为主体的网络玩家不满,他们在QQ群、B站等网络平台发布大量辱骂言论。同时,“迷你世界”因涉嫌抄袭另一款游戏“我的世界”,其玩家被“我的世界”未成年人玩家骂称“迷你狗”。广州小学六年级学生小洛说,他们甚至会在同学群里围攻“迷你狗”直到其求饶,并发誓再不玩“迷你世界”。

  网络依赖与网络霸凌互为因果,共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刘正奎分析,过去受到欺凌的孩子可以通过回家和独处躲避这样的侵犯和骚扰,现在网络霸凌却能随时随地发生。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