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特大城市户籍人口均女多男少,大城市更适合女性生存?

2021-05-07 18:50:08 作者: 15个特大城

  最近各大城市的统计年鉴陆续发布,分析他们的户籍人口,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15个特大城市,均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共性」:女多男少。

  而且,绝大多数城市是最近几年才出现这种现象的。例如,广州的户籍人口是到2018年,才首次出现女多男少;深圳是到2019年,才首次出现女多男少;北京是2017年,首次出现女多男少;只有上海稍早一些,2009年首次出现女多男少。

  也就是说,虽然当前全国性别比例是男多女少(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多万人),但在中国最优秀的那些大城市中,户籍人口却呈现出女多男少的态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留在大城市,或者说,大城市更适合女性生存。

  01

  这些大城市,女多男少

  下面是我们统计的15个大城市的户籍人口数据,这15个城市包括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成都、南京、杭州、苏州、沈阳、厦门、佛山、东莞、天津、宁波、青岛等城市。注:户籍人口性别比,是指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数值低于100证明女性人数更多,数值超过100证明男性数量更多

  注:户籍人口性别比,是指在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数值低于100证明女性人数更多,数值超过100证明男性数量更多

  从上图的15个城市户籍人口数据来看,女性数量都超过了男性。

  从多个大城市的户籍人口数据来看,有一个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在大城市,女性户籍人口正在超过男性,女性似乎更容易留在大城市。

  这15个大城市的户籍人口中,性别比例最失衡的是佛山,户籍人口中男性只有女性比例的94.71%,其次是苏州,男性人数只有女性的95.38%。男性人数占比最多的是深圳,达到99.68%。

  佛山和苏州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工业城市,从产业结构的需求来说,应该是男多女少才合理,但实际情况相反,令人不解。当然,这说明两座城市的户籍政策可能还有待进一步放开,吸纳更多的男性人口落户。

  上面提到的都是户籍人口,如果看常住人口的话,情况又不一样,例如北京和深圳的常住人口中,仍然是男多女少。

  由于大部分城市都没有公布常住人口的性别情况,我们暂时只找到北京和深圳两座城市的数据:为什么这一现象值得关注?因为当前中国内地总人口中,男性数量要比女性高出3000多万,男多女少是大众熟知的现象,而在一些大城市户籍人口中,却出现了性别的倒挂现象,也就是女性户籍人口多于男性户籍人口。

  02

  这些城市,男多女少

  当前,是不是所有大城市的户籍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并不是,凡事总有例外,重庆和武汉就不一样。

  根据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重庆户籍总人口为3416.29万人,其中男性为1750.74万人,女性为1665.55万人,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5.1 ,且历年的男性人口都比女性人口要多;据武汉统计年鉴,2019年武汉户籍人口中男性为461.07万,女性为445.33万,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3.53。

  再看一些小城市的户籍人口性别比,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对于很多小城市来说,会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例如芜湖市,2020年GDP为3753亿元排名全国第61,其2019年常住人口为377.8万人;而户籍人口却有389.84万人,其中男性200.87万人,女性188.97万人,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6.3。

  再随意挑选一些例子,GDP排名43的台州,从统计年鉴可以看到,历年的户籍人口当中,男性都要比女性多,其2019年户籍人口中,男性309.51万人,女性297.13万。

  GDP排名39的潍坊市,历年的户籍人口当中,男性人口都比女性多。此外,江门、金华、唐山、南昌、漳州、绵阳、柳州、盐城、宜昌等城市,也都是男性户籍人口超女性户籍人口数量。

  更多城市的数据,大家可以看看下文中广东、浙江、四川、山东等省份的户籍人口图表。

  03

  经济越发达,更容易“女多男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