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不适合建都。得襄阳则得天下,所以虽然不是朝廷治所,但襄阳绝对可以改朝换代。襄阳曾经是荆州治所,管辖之地枣阳是刘秀的故乡,刘秀举兵起义打天下就是荆襄开始的。
曹操占领襄阳荆州,如果在荆州襄阳以战养战,不战略冒进的话,不会有赤壁之战惨败。荆州襄阳土地肥沃,人员众多,是储备粮仓人员的地方。先攻打益州,后取东吴再统一天下才是“襄阳对”的最佳战略决策。庞统的《襄阳对》与孔明的《隆中对》都是谋取天下的战略决策。
《襄阳对》和《隆中对》都是出在襄阳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襄阳对》如果实现了,就没有《隆中对》了。《襄阳对》的战略路线是:“先占据荆州襄阳,在荆州襄阳储备粮食,储备人才兵马,先取益州,后夺东吴,力争三年实现天下一统江山社稷的宏伟蓝图。”
《隆中对》相当于《襄阳对》来说要次于前者。为什么?“隆中对”是先三分天下,再实现一统天下的战略步骤。三股势力相互厮杀,对大汉朝以及百姓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而《襄阳对》就能很快实现国家统一的,曹操北方江山已经稳定,再得荆州襄阳之鱼米之乡的宝地,益州刘漳政府腐败无能,曹操大军所到之处没有不投降的。江东孙权也有意投降,在曹操的得到益州后,天下五分之四都在曹操掌控之中,孙权迫于政治攻势和武力威胁。所以,孙权东吴的招安是很自然的事情。
《襄阳对》与《隆中对》进行比较,当然是《襄阳对》才是真正的平天下战略良策。《隆中对》是逆水行舟,逆潮流而行的。得荆州襄阳后,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打益州,也只是实现一个小目标,刘备的这点人马要损失一部分,再从益州荆州两地北伐曹魏,这也是两虎相争必有两伤的必然损失的风险,而且还有东吴大军隔岸观火,渔翁之利。所以,“隆中对”是赌博的战争游戏规则,胜利的把握几乎没有机会可言。而《襄阳对》就不一样了,北方本来就是曹操的地盘,得荆州襄阳后再取益州,不存在北伐战争的辛苦了。孙权本来就是举棋不定要投降的,诸葛亮舌战群儒才联盟抗曹的。所以,曹操得到荆州襄阳和益州之时,就是孙权招安之时。
可惜了,庞统投靠曹操不予理睬,曹操有三年之内统一天下的的绝佳机会给错过了。如果刘备诸葛亮把襄阳作为蜀国国都,加强荆州襄阳的重兵把守,荆州就不会丢失,反而会国富民强。益州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命令魏延把守汉中,只守不攻。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这个道理。隆中对的缺陷就是荆州益州两路人马北伐,其实益州守,荆州北伐才是真正的战略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