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去世,朱安一日三餐难以为继,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这是为何

2020-09-30 23:20:36 作者: 鲁迅去世,朱

说起民国时代的文人,鲁迅一定是所有人都逃不过的,从小学的书籍到高中,鲁迅先生写下的文章,每个人都曾经读过,那些文章里包含的深意大家都也猜过,就像是那一句最经典的“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而对于鲁迅的个人情感大家也非常地关注,鲁迅有一位“妻子”,名叫朱安,但是朱安在鲁迅死后却到了连最基本生活都难为继的地步。这个女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朱安是鲁迅的妻子,但是这个妻子却要加上引号,因为这个妻子并不被鲁迅所承认,原因就在于这个妻子是父母为鲁迅定下的,可是鲁迅接受过最先进的教育,他更喜欢的是自由结合的爱情,以及一夫一妻这样的制度。

所以鲁迅并不承认这个妻子,还想要劝朱安重新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可是朱安是传统思想培养起来的女子,裹脚也束缚了思想,相夫教子守着丈夫,照顾好公婆,就是朱安对于爱情和婚姻所有的认识。

因此,在知道鲁迅不喜欢的情况之下,朱安还是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到了鲁迅家里。从此便开始了与鲁迅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随后的鲁迅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相恋,这样不顾世俗大胆的爱情,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也让朱安的处境越来越尴尬,可是即使到了这样的地步,朱安也依旧将自己视作是鲁迅已经过门的妻子,这段畸形的关系就这样不断地延续着,直到鲁迅死去。

1936年10月19日,以笔为枪最辛辣也最伟大的文人鲁迅去世,整个上海超过万人送葬,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人们无不在为鲁迅的离世感到伤心。除去许广平为鲁迅操持的灵堂外,朱安也在鲁迅母亲的家里支起了灵堂,这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在为同一个男人伤心。

朱安与鲁迅的母亲还未伤心完,就要面临更加尴尬的问题,在鲁迅活着时,两个人所有的开销都由鲁迅来支付,可是如今这位顶梁柱轰然长逝,接下来现实的生活又该要依靠什么呢?

这摆在面前的问题,让两个人都慌了神,纷纷开始为接下来做考虑。除去大儿子鲁迅之外,鲁迅的母亲,还有二儿子和三儿子,其中周作人也是可以依靠的,而另一边,朱安也联系了许广平,希望许广平可以负担起两个人的生活。

就这样,三个在鲁迅生前并没有太多联系的女人,却在鲁迅死后成为了命运相连的共同体。许广平想要得到对于鲁迅版权的全权处理权,朱安和鲁迅母亲立马同意了,许广平也承诺将会在之后负担起两人的生活费。

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相安无事,可是不曾想在那样战乱的时代里,最不值钱的就是钱。随着战争的升级,物价疯涨,许广平寄来的生活费渐渐地支撑不起婆媳两人的生活,两人不得不将吃穿用度一减再减。

可是即使这样勒紧裤腰带生活,日子还是愈发地紧迫。毕竟两个人在之前也算是养尊处优,从未为了生活费而担心过,除去两个人的花销之外,家里还雇佣了两个仆人来照顾生活,日常里还有各种礼节性的应酬,这些加起来无疑不是一笔小的花销。

这就不得不说起朱安,之前鲁迅虽然不承认与她的婚姻,但是却一直供养着她,吃穿用度也从未亏待,朱安自然也不会有意识去勤俭节约。有时候,朱安还会去参加一些礼仪性的活动。

月月寄来的钱是越来越不够花,不得已之下,鲁迅母亲开始催促自己的二儿子,这样的情况之下才缓解了生活上的紧迫。但是这位儿子愿意供养母亲,不愿意供养哥哥的“妻子”,从寄来的钱只够一个人花销就可见一斑。

后来,鲁迅母亲就去世了,这位老人去世时担心与自己相依为命这么久的儿媳会老无所依,非要要求儿子在自己死后也必须继续给朱安寄钱,另一边,许广平也在想尽各种办法给朱安寄钱。甚至于社会上很多人也对朱安进行了捐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