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为姓 就要个“理”

2020-09-23 18:31:43 作者: 以李为姓 就

“理”之于皋陶,是非常相宜的。

皋陶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遵循天道、自然之理,强调知人、安民、爱民,讲究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对于有过错的人,他都要先晓之以理,对不听教化者,再绳之以法,且司法公正,执法公平。他主张德治与法治结合,“法治”辅助“德治”。他在各个领域中体现的思想和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皋陶文化。

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尧舜禹时代即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随后,夏王朝应运而生。皋陶的思想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xiè)豸(zhì)的独角兽来断狱。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如牛、羊、鹿、麟之类的神兽,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东汉学者杨孚的《异物志》这样为獬豸释名:“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咋”(zé)为咬、啃之意。獬豸能明辨善恶是非,见到有人相斗,会用角触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会用嘴咬有错的一方。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獬豸放出来断案。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獬豸由此成为法的化身,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制出了獬豸冠,即有獬豸角之装饰的帽子,又称法冠、铁冠。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是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清代时,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因獬豸冠一直为执法官吏所戴,执法官吏也被直接称为獬豸冠。

世上是否真有獬豸这种动物,也不好说。但古人对獬豸的敬重和崇拜却是极其深厚的,他们还以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借助文字把这份理念传承下来。现代的“法”字,就源于獬豸,并深刻地包含着獬豸的风采。法的古字为“灋”(fǎ),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是獬豸,代表法律,“去”的构形说法不一,一般采用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法,意为除掉坏人。由是,“灋”的意义真美: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掉。

后来,虽然出于方便书写和记忆的需要,“廌”从“灋”中隐去,简化为“法”了,但是,作为深层次的民族审美心理的反映,獬豸的意义从未消失,依然代表着人们对清正、纯净、明亮的向往和追求。

这其实也深深地折射着世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那些心理阴暗、一肚子诡计、满脑子阴谋的人,是因为智力不够。尽管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在整体上,足够聪明的、进化得更好的人群,通常会倾向于选择公平、正义,更容易具有坦诚、善良的品质。

李子,也懂得这个理。当然,皋陶不会想到,自己的后裔会有如此遭遇,以至于必须依靠李子,才能延续下去。而依靠李子存活的李利贞也不会想到,以他为始祖的李姓,会壮大起来,像李子一样,漫山遍野。

保全了“理”的李子,也成就了“李”。

开枝散“李”

唐朝盛行改姓之风

李子,不仅处处有,还品种繁多,品目繁杂。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李,绿叶白花,树能耐久,其种近百。其子大者如怀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有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朱、黄、赤、缥绮、胭脂、青皮、紫灰之珠。其形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之异。其产有武陵、房陵诸李。早则麦李、御李,四月熟。迟则晚李、冬李,十月、十一月熟。又有季春李,冬花春实也。”

李姓,也像李子一样。成年后的李利贞在苦县成家并生儿育女,后来又带着整个家族迁徙到陇西(今甘肃省东南部),李姓在那里开始扩散。西汉时期人称“飞将军”的李广,就出自陇西李氏。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只是个武将世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直到东晋十六国,天下陷入乱世,陇西李氏趁乱崛起,尤其是从李广的十四世孙李弇那一代起开始学习儒学,李氏地位才迅速上升,到北魏时已经成为可以影响中土的豪门大族。特别是李弇的十世孙李渊成为大唐帝国的开国皇帝之时,李姓就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