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陨落,薛仁贵兵败大非川

2020-09-23 20:52:23 作者: 名将陨落,薛

但是这一次也该论东赞命背,当时苏定方正好要率军去灭了西突厥。听说论东赞不请自来之后,他就顺便拐到青海表演了一个吊打绝技,1000唐军大破了80000吐蕃军,还顺便又把它的副宰相给杀了(这件事记载于吐蕃史书,唐书没有记载)。

不过,论东赞并没有因此而长记性,660年,趁着苏定方去打百济的机会,他再一次大举进攻吐谷浑,三年之后,吐谷浑终于被彻底吞并。

也是这一年,李治命令72岁的苏定方再次坐镇西北,节制诸军以抵抗吐蕃。但是之后几年,大唐一直对高句丽和百济用兵,所以也没有夺回吐谷浑。

667年论东赞终于挂了,唐朝本来想趁此良机进攻吐蕃,但是这一年苏定方正好也去世了。

论东赞死后,他的儿子论钦陵继任宰相,这位小伙子比他爹更有野心能力也更强,670年初,也就是大唐灭了高句丽一年多以后,论钦陵亲率40万大军,对大唐直接发动了进攻,很快就攻占了安西四镇。

李治大怒不已,当年4月9日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今拉萨)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大总管,率领5万精锐讨伐吐蕃。

蓝色为河流,黑线为陆路,红色虚线为唐军进军路线

论钦陵听说唐军前来,和当年的伏跑跑一样,夹起尾巴就跑到了乌海(今苦海)。薛仁贵率领唐军步步紧逼,当年8月顺利抵达距离乌海仅有300多里的大非川(今青海切吉平原)。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回头再看一下李靖当年是怎么痛扁伏跑跑的。

当年李世民给李靖配备的是5路大军,大约10万人,不过最后只参战了4路,大约是8万人(唐军每路大概都是2万人)。

进入青海之后,李靖兵分两路:

一路由自己率领剿灭青海湖附近的吐谷浑军。

一路由侯君集率领,追击乌海和柏海附近的伏跑跑主力。

李靖这一路非常的顺利,五战五胜。但是,侯君集那一路却险象环生。经过汉哭山时天降大雪,“将士啖冰,马皆食雪”这才艰难通过。

汉哭山,位于今天的鄂拉山一带,平均海拔4500-5000米,道路非常险峻难走,下面是它的部分截图,曲曲折折的那条白线是G214国道。

薛仁贵想从大非川到达乌海,就必须翻越汉哭山,而翻山越岭就不能带太多辎重。在青藏高原上运送粮草有多难,我们之前讲过,解放西藏的昌都战役只打了19天,一万多头牦牛和骡马饿死了2/3,青海骑兵支队战马累死了1/3。

所以薛仁贵现在面对的情况,实际上要比李靖当年更为艰险。首先是兵力不足,其次是对手要比吐谷浑强大太多太多。但是,薛仁贵并没有因此畏惧不前,而是和当年的李靖一样,也把军队分为了两部:

1、在大非川设置两个营寨,留下2万士兵看守辎重。

2、自己先率领一部分精锐,急速行军300多里,挺进乌海杀吐蕃一个措手不及。郭待封则率领一部分军队,紧随其后。

这个战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堪称完美。

如果薛仁贵前军顺利,加上郭待封的援军就可以趁机扩大战果,速战速决;

如果薛仁贵的前军不利,郭待封可以随时支援;

如果俩人都有不测,大家都是轻装上阵,可以及时退回大非川。

但是,再完美的计划,只要让猪去执行,那么它的结局只会有一个《小猪快跑》,而郭待封就是这么一个猪队友。

这位老兄就是上一集中写离合诗的那位,当时郭待封是积利道行军总管,薛仁贵只是一员大将,名义上郭待封的地位要高一些。

同时郭待封又是郭孝恪的儿子,郭孝恪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

李绩还是徐世绩的时候,郭孝恪就是李绩的副手,俩人一起投降过窦建德,还一起阴过窦建德。大唐统一以后,郭孝恪经营西域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因一时大意战死在了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