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一身都是胆?真实的赵云没那么传奇,还是个不合群的家伙

2020-09-26 08:08:15 作者: 子龙一身都是

前、后、左、右四将军在汉朝军制中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相当于重号将军,即便在朝中地位也仅次于上卿。而征南将军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宋书·百官志上》载“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也就是说曹魏的四征将军跟卫将军的地位相当,算重号将军;不过蜀汉和东吴的四征将军就没那么好命了,仍然悲催的属于杂号将军。

所以赵云在蜀汉中的地位其实是低于关张马黄的。

这里插句闲话——在《三国演义》中将关张马黄赵并称为“五虎上将”,其实这个创意的源头可能是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这五人合作一传。不过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早期的《三国志评话》、《三国演义》中,这个五虎上将的排列顺序都是“关张马黄赵”,这与他们在实际上的地位、官职和功劳都是相一致的。只是到了赵云“爆红”的清朝,在毛纶与毛宗岗父子重新修编的《三国演义》(也是我们现在看到最多的版本)中,才将赵云前提到了第三位,成为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关张赵马黄”。

直到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后,赵云才迁为镇东将军,拜永昌亭侯——而关羽早在24年前就当上亭侯了。后来因为箕谷之败,赵云的镇东将军也被撸了,贬为镇军将军。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被追授为顺平侯。

另一个证据是赵云的性格。

提到赵云,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都是“一身是胆”这四字评价。其实如果将“诸葛一生唯谨慎”中的“诸葛”换成“子龙”也是很合适的,当然我个人认为对赵云的性格更准确的评价是“胆欲大而心欲小”(语出《大唐新语·隐逸》唐·刘肃)。

当初赵云追随公孙瓒时,后者感到很奇怪,问他为啥不去投靠实力更强大的袁绍。这要换成一般人肯定要拍几下公孙的马屁,然后皆大欢喜,而赵云却不同。他直接打脸公孙瓒——别臭美了,我看好的是你这块地盘,而不是你这个人:

“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然而这样理想化和直率的赵云,在投入到刘备阵营之后,就彻底的消失不见了。

首要的原因,可能是孤独感。在刘备阵营中,赵云无帮无派,也从不拉帮结派,除了与张飞关系稍近外,在史书和演义中都没有他与任何人交往密切的记载和描写,可以说是个没有朋友的人。

甚至与对他信任有加的主公刘备,赵云也刻意保持距离,从未有恃宠而骄的举动。

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的博望之战中,赵云生擒了曹将夏侯兰——这个夏侯兰可不是沛国谯县夏侯家的,而是赵云的老乡,还是故友,因此他向刘备求情保住了夏侯兰一命。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在大军阀麾下都是些小军阀,私自任用亲信、故旧的情况很普遍,比如关羽麾下的周仓、关平就是这种情况。不过赵云却把夏侯兰推荐给了刘备,以示自己无私。

也正因如此(可能还因为他无帮无派),刘备才会对赵云信任有加:

“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引用同上)

赤壁之战后,刘备抢到了荆南四郡并任命赵云暂代桂阳太守。前太守、现降将赵范为了拍马屁,便想将他长得倾国倾城的嫂子樊氏许配给赵云,却被坚决的拒绝了。至于理由,赵云说是因为觉得赵范心怀叵测,其实这完全说不通,哪怕赵范最终真的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