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6年3月,父亲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告别亲友乡邻,从眉山老家到京城汴梁去参加科举考试。
父子三人到达汴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离考试还剩三个月。
那一届科举,担任礼部考试主考官的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在看过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后,对其大加赞赏:“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
最后的榜单出来后,欧阳修将苏轼兄弟二人置于高等,给了苏轼第二、苏辙第五的好名次:辙兄弟试礼部中第……辙中第五甲。
在那个“五十少进士”的年代里,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兄弟一起中了进士,这可算得上当年的头号新闻。
宋仁宗在发榜当日,很兴奋地对皇后说:“我今天为子孙得了两个太平宰相!”
一、弟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和苏辙在文学造诣上,水平极高,但他俩率直、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却并不适合做官。
当时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正在推行“青苗法”,苏轼却看到地方官吏在执行青苗法过程中存在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钱粮并提高还款利息的行为,他写诗讽刺到: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
而苏辙更是在王安石同他讨论对《青苗书》的看法时,一点面子都没给王安石: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
。(《宋史·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
一上来就得罪了当朝宰相,这样的性格注定两兄弟融不进官场那个浑浊的泥潭,不久,苏辙和苏轼两兄弟便相继被排挤出京。
……
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端着酒杯,独自望着远方正在欢庆中秋的人们,此时,他的心越发觉得落寞:弟弟,你还好吗?
从弟弟被贬开始算起,苏轼已经六年没有见过自己的弟弟了,
酒越喝越多,苏轼心中的孤独也越发浓厚,当孤独和才华碰撞出火花时,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佳作: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举着手里的酒杯,询问青天:这明月究竟是从何时开始有的呢?……明月不应该怨恨人们,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让你在人们分别两地时才变圆呢?
前一刻,苏轼还在询问上天,为何要让他和弟弟分隔两地,以至于在中秋节这天还无法团聚。
而后一刻,苏轼又似乎想通一般,说道:人的悲欢离合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从古自今,人们就没有什么两全的应对之法。只希望人们能够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哪怕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圆月。
毕竟,对于苏轼而言,他和苏辙的父母姐妹已经去世,他俩便是彼此最亲密的手足兄弟。二、时隔七年,兄弟首次相见
公元1077年,离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思念弟弟,时间又过去了一年,两个兄弟在分别七年后,终于在徐州这个地方见面了。
那一年,苏轼被调往徐州任知州,而弟弟苏辙也改任签书应天府判官,在途中相遇后,两人便相约在徐州一起生活了一百多天。
八月十五日,苏轼拉着弟弟一起共赏中秋,这一次,兄弟俩终于可以一起欣赏这美景了。
兴致来了,苏轼便做了这首《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