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封战地信件,支撑着一个德国女人,守寡43年

2020-09-28 15:19:06 作者: 2000多封

二战战地最受欢迎的人是谁?

可能有些朋友难以相信。

邮递员。

很多晓得,德国人以刻板精确闻名,他们统计了几场大战的战时邮件。

普法战争,1.01亿件。

一战,287亿件。

二战,400亿件。

400亿件里,75%是寄往战地,25%是从前线寄回本土。

这些邮件,最主要的是信件,也有大量包裹。

(德军收信老照片)

对于德国指挥机构而言,私人包裹是他们所鼓励的。

因为家人会给前线的丈夫或儿子寄去衣物、香烟、食品,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的供应压力。

尽管,他们并不会因此少发,但,能收到包裹的士兵,无疑会有更多的热量和士气。

邮件是士兵与家人唯一的桥梁,他们在信里互诉衷肠,互相支撑,知道对方还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我们知道,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都有很多事情,是有司不愿被传递的,因此,他们有管制和审查体系。

一个信件管制单位,由一个指挥官、4名军官、14位士官组织,按每人每天平均处理170封左右的速度,要完成任务,得有14万军人干这活。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们可没这么多有生力军不去开枪开炮却管着百姓的手和脑。

他们实际上,只能也只需检查一部分邮件。

更多的,就靠着让人们知道有这回事,而自动不写犯忌的话。

当然,据战后有人统计分析相关的信件,实际上,很多时候,战地邮件管制单位,并没有尽职去做这件事。

毕竟,谁都有家人。

但也不可否认,有很多人因为书信而遭到逮捕。

这些偶发性的事件,自然不可能断绝亲人之间的倾诉欲,尤其是,很多都是刚刚结婚,就夫妻分离。

(德军写信)

他们就靠着通信联络感情,写着些细细碎碎的家常,彼此聆听和安慰。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29岁的威利和28岁的安娜结婚不久,威利就上战场去了。

天各一方,只有不断写信,才能排遣互相的思念,有时甚至一天会发出好几封……

1939-1944年间,他们竟然写了2000多封信。

这是什么概念?

5年时间,平均每年400封。

也就是说,一年之内,今天我收信,明天你收信……

还不计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寄到的。

威利每次休假,就把收到的信带回来,安娜则将之捆在一起,仔细收好。

1944年8月8日,安娜写信给休假回了部队的威利,她又怀孕了,我感到孩子在轻轻地敲我,你的爱又孕育出了新的生命。

(威利和安娜 图源《德意志的另一行泪》)

8天后,威利给母亲写信报喜,孩子是上帝的礼物,不管我能否回家,我们都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可惜,一语成谶,两天后,威利重伤,死在送往医院的路上。

但当时安娜并不知道,直到,9月7日,她看到了9月4日寄出的信,信封上写着:

收件人已阵亡。

1987年,安娜去世,女儿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才发现,这些信,是母亲的精神寄托,它们支撑着安娜寡居整整4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