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什么能孤身闯营夺走韩信的兵权?韩信军中有内奸?

2020-09-21 08:49:58 作者: 刘邦为什么能

韩信张耳正在尴尬,又得知汉王驾临,不由大为惊惶,脸也没洗,赶忙冲到会场,再拜道:“臣等不知大王驾到,有失远迎,罪该万死!”

汉王装模作样的长叹一声,道:“轻骑数人绕营,驰骤直入中军,日上三竿,将军尚睡未起,印已取过,左右亦无人报知。倘刺客诈称汉使因而入营,取将军之首,如探囊取物耳!将军坐镇一军,敌人新降,疏漏如此,岂足以争衡天下乎?”

韩信一愣,忙抬头去看曹参,却见曹参将头扭在一旁,做事不关己状。

汉王又责张耳道:“汝为监军,正当参赞军务,严加谨慎,昼夜关防,勿使敌人窥探虚实,方为节制之兵。若汝营阵欠严,关防不密,纵人驰骤往来,真同儿戏,汝亦不能无罪。”

张耳大怒,起身便要分辨,却被韩信一把按住。

这件事明摆着就是汉王与曹参的阴谋,他们岂会承认?不如配合演出吧,给汉王一个面子,否则大家都不好看。

汉王满脸欣慰的看着韩信,终于长长舒出一口气。

——韩信果真是聪明人,嗯……有前途!

于是,汉王赶紧放缓了口气,道:“若以军法论之,韩信即当废斥,张耳当斩首,庶可警众。但念汝等累有勤劳,又兼天下正多事,适在用人之际,姑尔饶恕。若复疏虞,决正军法!”

——汉王有没有搞错啊,齐地方千里,有城池七十余座,带甲三十余万,是楚汉之外第三大国。当年项王亲自出马,转战千里,都迟迟未能平定齐国。你现在把韩信的兵都调走了,又要他攻下齐国,这不是把韩信往火坑里推嘛!

汉王却深情的望着韩信,肉麻的说道:“将军虽无兵,亦必可一鼓而平齐也,寡人对你有信心。”

诸将全体石化。

——妈的,信心有个屁用,信心能当百万雄兵吗?汉王咋这没谱。

没想到韩信却呵呵一笑,自信满满的说道:“信即回赵收其丁壮,九十日练兵,十日伐齐,百日之后,必献齐王之首于大王麾下。”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韩信军虽被夺,然志气不改,果真英雄本色。

汉王于是大喜,即拜韩信为相国,地位与萧何相若,且仍掌大将军印。又令张耳巡行赵地,安抚各县,筹集粮秣,以助韩信伐齐。

收走二十万精兵,补偿一个相国的虚位,这笔买卖真是太赚了!

注:以上这段历史,小生不才私自加入了曹参阴谋论。自以为韩信够胆子背水一战,当有一套治军严法(且史书明载,汉军军法乃韩信所创),怎会不经检验,任由汉王随意出入,毫无军纪可言,此绝不可解,所以我认为史书在这里定然漏掉了一段幕后机密之事。不过事情是否如我所猜想,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只是选择了最大的一种可能。想遍韩信军中够胆子干犯军法的,也只有资格老,官位高,且为刘邦心腹旧友的曹参了。

另外,汉王何等精明之人,他怎会不预先布置就直闯韩信大营,万一被当成奸细砍了怎么办?万一韩信张耳真的背叛了怎么办?那可真是搬起石头砸死自己了,天大的笑话!!

汉王如此对待韩信,韩信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但他还是忍了,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局。

小不忍则乱大谋,一个优秀的战略家的心中只能有大局,而不能有自己,除非下了战场。

于是,曾坐拥二十万大军的韩信,就这样两手空空的走出了自己亲手构建的军营,与曹参等人带着一队随从,往北方的赵国疾驰而去,他要在那里重新打造一支军队,再创一次让天下惊叹的神奇!

韩信张耳二人只得苦笑,继续配合演出这唱戏,双双躬身请罪,连谢汉王不杀之恩,并表示今后一定加强戒备,严查内奸细作,整肃纪律。

曹参在旁听得满脸通红,又不好发作,汉王倒面色如常,欣然接受了二人的道歉,随后又继续责问韩信道:“我荥阳、成皋二处受困,汝不亲至救援者,何也?”

韩信解释道:“燕齐之地,变诈不常,大军若动,恐复作乱。”

汉王怒道:“既如此,何不速速攻下齐国?”

韩信道:“兵久用则疲,将久守则懈,国久围则敝,敌久拒则困。臣以数万之众,累战取胜,往来齐魏之间,行数千里,若不休息士马,遽尔驰骋行阵,倘敌人以逸待劳,我兵决败。故臣与张耳屯兵于此,一则休整士卒,操演军法,以强战力;二则可就近援助大王,以备不时;臣近日正议扼楚伐齐之事,适值大王驾到,正得面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