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在《红楼梦》里是一个性格颇为复杂的人。表面上看,他一本正经,没有明显的劣迹。但是,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假正经”。
贾政似乎是一个笃信儒学的人。他一心希望儿子走仕途经济道路,一心希望儿子光耀门楣。但是,他这样做的目的十分功利,他并没有教育儿子要树立修齐治平的理想,也没有为儿子树立一个廉洁奉公的榜样。而且,他身上有一种奴性。
贾政是一个谦恭的人,他不仅在当了娘娘的女儿元妃面前显得十分谦恭,在忠顺王派来的长史官面前也显得十分谦恭。他的这种谦恭体现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也能够让我们看出他在官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他没有包拯那种仗义执言的政治勇气,也没有陶渊明那种清高狷介的磊落作风。他只是一个被官场压榨,逐渐失去了少年锐气的人。
作为父亲,贾政挺失败的。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是呵斥辱骂,就是棍棒相加。当然,在那个年代,他作为父亲,在儿子闯了祸,得罪了王爷之后,自然是有必要教训儿子。可是,有必要把儿子打得皮开肉绽吗?他对自己的儿子其实是不够了解的,他也无法理解儿子纯真善良的内心。他身在官场,自然有许多无可奈何。他必须板起脸来,狠下心来,把儿子痛打一顿。让人寒心的地方在于,他不是担心儿子的安危,而是担心儿子连累自己。一句“祸及于我”暴露了他自私的内心。
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这句话并不符合儒家的教育理念。儒家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作为父母,关键在于对子女进行言传身教。棍棒教育不仅破坏家庭和谐,也会给子女造成内心阴影。后果严重的话,会导致父子反目成仇,造成家庭悲剧。幸亏,贾宝玉并没有因此记恨父亲。
贾政也算是一个熟读过四书五经的人。可是,他对于真正的圣贤之道却没有深入的理解。因为他读书的目的十分功利,那就是考科举。结果,他并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这或许会让他感到遗憾吧。
贾政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贾宝玉不可能直接继承他的爵位。于是,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贾宝玉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但是,贾宝玉偏偏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不仅如此,他还把那些为官做宰的人视作“国贼禄蠹”。这样一来,贾宝玉和贾政这对父子之间就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贾宝玉之所以不愿意读书做官,并不是因为懒散,而是因为他的价值观与众不同。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功名富贵他却不屑一顾。富贵对于他来说,没什么稀奇的。他又不想在官场去和那些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的人为伍。于是,贾宝玉拒绝父亲为他规划的人生道路。
其实,贾政自己在官场也做得并不顺利。皇帝明显想要排挤他。否则的话,皇帝没必要把他派到外地去做事。明显的,就是要疏远他。
贾政其实未必是一个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他和贪官污吏贾雨村始终来往密切。贾雨村能够重新进入官场,是他出的力。贾雨村包庇薛蟠之后还写信给他。之后,贾雨村经常去贾府,还每次都指名点姓要见贾宝玉。贾宝玉不想去,又不得不去。贾宝玉在雨村面前没有潇洒慷慨的谈吐,贾政还要批评他。可见,贾政不仅不厌恶贾雨村,还颇为重视这层关系。这样一来,他的官品就很值得怀疑了。《红楼梦》里没有写他和贾雨村狼狈为奸。但是贾政未必没有搞过官场小动作。
儒家最重视亲情,贾政也乐于享受天伦之乐。但是他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却颇为尴尬。中秋节,全家人一起猜谜观灯。贾政一来,就像是一片乌云笼罩住了大家。连平时爱说爱笑的史湘云都闭嘴了。贾母不高兴得很,就赶他走。贾政好说歹说,贾母才勉强让他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