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长子继承制的完整表述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在这些孩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要以长不以贤。除了嫡子还有庶子,在嫡子和庶子中确定继承人,就是以贵不以长。
所以,无论长贤嫡庶,最后肯定要落到嫡长子身上。嫡长子,就是天然合法的继承人。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的渊源,是周朝的宗法制。
宗法制下的天子、诸侯和大夫,都要按照这个制度确定继承人。周天子,一般理解为“天的儿子”,但也可能就是“大儿子”,最大的嫡出儿子。
在周初的时候,嫡长子继承制还一直被坚持的。但是,到了春秋,已经礼崩乐坏了。基本上就没人再把嫡长子当回事了,原因是竞争太激烈。
首先破产的是宗法制。在当时的晋国最明显,晋国宗族各种手足相残。先是小宗干掉大宗,篡权的小宗就各种残害同宗。因为这些人都可能原样复制,所以能杀掉就杀掉,杀不掉就赶跑。国君独揽大权之后,也就没有什么宗室亲戚可以任用了,更不可能搞论资排辈。于是,就有了“尊贤尚功”的观念,根据才干和军功给出爵位和权力,完全不是“亲亲尚恩”的讨论。
接下来要破产的,肯定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了。大背景已经尊贤尚功,家族里再不立贤而是立长,那就等着被灭。
三家分晋之前,晋国的顶级家族是智家。大族长智宣子,在选拔继承人这件事上,可是费了老劲。为什么费劲?就是要选贤,在一群儿子中,选出一个最有能力的。然后,让这个人带领整个家族走向辉煌。智宣子好不容易选中了智瑶,但同族的智果不同意。但他反对的理由并不是智瑶没有能力,而是认为这家伙能力太强但不够仁义。也就是所谓的才胜德,能力越大责任不见得越大,但破坏力肯定越大。所以,智果认为,智瑶一定会给智家带来灾难。既然大族长一意孤行,那我就只能分家另过了,即“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从智家选拔继承人来看,就能够发现他们根本就没用嫡长子继承制。大家争议的焦点,不是智瑶是不是嫡长子,而是智瑶到底够不够贤。智宣子认为贤就是有能力,带着家族出去跟人搞斗争,肯定不会吃亏。但智果却认为贤是才德匹配,智瑶有才但无德,所以不算贤。
智家是这个德性,那同时期的赵家呢?也差不多,大家都是立贤不立长,甚至立贤不立贵。嫡长子,不仅长子不算优势,就是嫡也没啥用。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在这两个儿子中,赵简子搞了一套历时三年的考试。简单说就是把自己治家的人生经验刻在两枚竹简上,然后伯鲁一枚、无恤一枚,让他们认真学习。三年以后,赵简子突然组织考试,问这两个认字自己的治家格言是啥。结果长子伯鲁答不出来,当初的竹简也找不到了。而次子无恤却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而且那枚竹简就在袖子里装着。考试结束,谁贤谁不贤也就知道了,自然是立赵无恤。
春秋时代,已经这样。所以,战国到秦朝这段时间,就根本没嫡长子继承制啥事。嫡长子,可能还是一个参考标准,但按不按照这个标准确定继承人,那就不一定了。比如秦始皇,从他自己到他老子,都不算什么嫡长子。秦始皇的年龄没啥优势,而且他母亲的身份只是吕不韦的歌姬,要长不长、要嫡不嫡。秦始皇死后,长子扶苏没能继位,而第十八子胡亥却继位了。但在当时,大家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事儿。
汉高祖刘邦的确是嫡长子继承制,庶长子刘肥没能继位,嫡长子刘盈继位了。但,刘盈能继位、吕后能当皇后,主要是因为吕氏家族的背景太深。就尊贵程度来说,吕后一个农家女,根本比不上戚夫人这个贵族之后。
搞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更是这样。他母亲王娡一家,早就是平民了,而且还是个二婚。先前嫁给了平民金王孙,还生了一个女儿金俗。好来,基本上算离婚了,而且还是女方提出分手,王娡直接甩了金王孙。之后,就是嫁给了汉景帝,生了汉武帝。但汉武帝只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上面有一群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