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不起眼的小人物用三杯酒、三个字竟使两位君主痛改前非

2020-10-04 16:05:40 作者: 两位不起眼的

劝人难,劝领导更难,劝犯错误的领导难上加难,可是两千多年前的两位小人物,竟用三杯酒、三个字使两位君主悔过自新、痛改前非。

01

旁敲侧击

晋国大夫也即国务委员知悼子因病而亡。尚未下葬,晋平公就急不可待地在宫中开起了Party,且令全国音乐界第一大腕——乐师师旷、第一宠臣李调敲击当时最时髦的乐器编钟奏乐,令众宫女起舞助兴。

正在挥刀砍肉的御厨杜蒉(音kuì)听到随风飘来的阵阵乐声,越想越气,遂丢下手头上的菜刀,寻着乐声三步并作两步奔进了后宫

,奔到宫门口,杜篑气哼哼地向着内侍问道:“国君在哪里?”“在寝宫。”内侍上下认真地打量着杜篑,有些不解地应道。杜蒉“历阶而升”,快步越阶而上。

入室后,杜篑二话不说,随手斟酒一杯,冲着师旷厉声命令道:“旷饮斯!”师旷干了这杯!看着杜篑一副大义凛然的杀猪脸,师旷急忙丢下手中的钟锤,接过酒杯,老老实实地一饮而尽。杜篑又斟满一杯,对着李调大声吼道:“调饮斯!”李调干了这杯!李调也没敢造次,扬起长脖,也是滴酒不剩。杜篑又斟满一杯,从容面北坐于晋平公前,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一抛,抽身而去。

晋平公惊愕不已,对杜蒉这套“太极拳”迷惑不解,愣怔片刻,又急忙让人将杜篑喊回,急赤白脸地问道:“杜蒉,你玩得什么名堂?罚酒师旷,究竟是为何?

”杜蒉低下头来,心情沉重地说道:“按礼制,子、卯之日乃属忌日,不宜饮酒作乐。今虽不是忌日,但大臣知悼子的遗体尚在堂中尸骨未寒,而师旷身为朝廷乐师不仅没有进谏,反而渎职违礼,陪酒作乐,所以我要罚酒于他。”

“那你罚酒李调,又是为何?”晋平公明知故问。杜蒉抬起头来,气壮山河地言道:“李调,乃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美酒佳肴,竟置礼仪于不顾,任国君放纵。所以我要对其罚酒。”“那你自饮,又是为何?”晋平公心有不甘,仍不屈不挠地问道。

杜蒉痛心疾首:“我杜蒉,小小的厨师而已,不去专注于锅碗瓢盆,却冒昧干预国君的言行举止,以下犯上,所以自罚一杯。”

听罢此言,晋平公面红耳赤地对着杜篑诚恳言道:“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我也有过错啊!斟酒来罚我一杯!杜蒉急忙净杯斟酒,然后高高举起。平公接过酒杯,环视一周,然后郑重地言道:“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如果我死了,千万不要丢弃这酒杯啊!

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晋国的百姓在每次的宴会上,敬完酒后,都要高举酒杯悬空示意。并将此名之为“杜举”。

置朝廷大臣尸骨在堂未葬于不顾,高调寻欢作乐,放浪形骸,实在可恶。对自己的放纵和荒唐之举,晋平公其实心知肚明。但为何仍执意为之?乃

是因为在平公眼中,唯我独尊,至高无上,至于群臣吏民,皆为草芥,无足轻重,哪管你是大卿,还是贵臣。

知悼子乃朝廷重臣,副国级的官员,平公竟如此地薄情寡义,如此相待。由此可以推知,一介头大脖子粗的伙夫在平公心中又能价值几何?面对平公的放纵之举,如果杜篑直来直去,当面劝谏,可想而知,只会适得其反,百分之二百零一的可能会被正在兴头上的平公叱之喝之,或乱棍逐出,甚或斩之杀之。这不仅有违初衷,于事无补,而且只会白送性命,甚或刺激平王变本加厉,肆意妄为。

杜篑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直面相劝,而是巧妙地先对平公身边人施罚或敲打,然后又采用自罚和自白等不同寻常的方式,剑走偏锋,旁敲侧击,通过接二连三一系列的行为艺术,唤起了平公的良知和自省,并最终达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表面看杜篑罚的是师旷、李调等一干“从犯”,而实际上则招招直指平公。

这种看似率性随意之举,不仅减少了摩擦,降低了风险,同时也很好地照顾到了平公的面子和尊严。尤其是罚酒后抽身即走等桥段的设计,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不仅使自己得以自保,而且也极大地激起了平公的好奇心,为平公的自省和接下来的说教,埋下了必不可少的伏笔。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