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纳兰性德《浣溪沙》:黄花时节碧云天

2020-10-06 17:43:59 作者: 赏读纳兰性德

明明是去梭龙立战功,为什么纳兰性德感叹,不知征战几人还?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清朝纳兰性德《浣溪沙》

康熙21年的8月15,就是全国过中秋的好日子,天上一轮明月。28岁的纳兰性德接到了康熙皇帝的口谕,从即日起,他跟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去往梭龙。此前康熙接到了,黑龙江边境不安宁的消息,北方的罗刹国就是历史上的沙俄,在边境上生事,强占土地已经达30年之久,而这片土地正是清朝的发祥地附近,康熙皇帝决定派副都统前去摸清边境的地理地貌,敌人所在的据点,以便获得第一手翔实的侦察资料。

而纳兰性德,作为乾清门的侍卫,此时负有重要的任务,就是作为皇帝的亲信,陪同郎坦,考察沙俄侵扰东北的状态,并观察将军行事,最后对康熙做汇报。

这个军事任务,长达4个月。

有人以为纳兰性德是康熙皇帝的近臣,虽为近臣不假,但绝对不是登堂入幕那种,他只是特殊的群体,皇帝身边的侍卫之一,且在乾清门侍卫之上,还有御前侍卫若干人。这些都是八旗子弟的精英,以护卫皇帝和宫廷的安全为首要任务。纳兰性德是其中几十名中的一员。

他们拥有特殊的身份和荣誉,可以穿黄马褂戴花翎,英姿飒爽,如果皇帝是太阳,他们就是围绕太阳的黄色光芒。从侍卫走出的朝廷武将,重臣不在少数,但考察期是相当漫长的,而工作十分枯燥而严谨。

纳兰性德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五年,实际他和皇帝正面的交集并不多,除了皇帝高兴的时候,让他这个文进士出身的帅哥陪做几次应制诗,他其实就是长期跑龙套的,军国大事没有他的份。在乾清门这个角度,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官员的升迁或者惶恐吧。他无数次看见父亲进入朝堂,也无数次听闻了许多内幕。

康熙选中纳兰出使梭龙,因为他相信纳兰明珠家族的忠诚。纳兰在侍卫这个岗位上也有五年,是时候,让他有更多的历练。这对于纳兰家族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获得皇帝的信任,为将来外放做官,是打下基础的。

但纳兰性德却有另外的想法。

纳兰性德一直回避官场,从他的志愿来看,他一直喜欢读书,最希望进入翰林院,和大儒研究文化知识。或者这是从小看到父亲做官的战战兢兢,得出的不详。又或者是家族的血泪历史,他们家族曾经是明朝关外的藩王,但因为皇太极的铁血征服,险些灭族,虽然祖父以降获得了后人生存的机会,并纳入贵族体系,但家族失去了大片土地,且严密受控于清朝皇帝,这种高处不胜寒,没有未来和安全感的感觉,是这个家族所特有的。

所以当翰林院落选,反而被康熙选作侍卫,纳兰性德并不算太开心。如果是为家族的荣誉,或者纳兰会有豪情和激动,但显然整个家族都被劫持到以武功论赏的尚武体系,纳兰性德觉得这是一件比较没有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虽然他人前是那样的风光和给人前途无量的感觉。

纳兰性德自然是完美主义者。自妻子离世之后,侍卫的工作可以扈驾康熙到全国各地游历,多少缓解了那种亲密爱人离世的悲伤。纳兰性德虽然不情愿从武,但是他贵族的身份和严谨的工作,也得到工作中的赞赏,比如他曾经做过弼马温,就是宫廷的马政,短暂的牧马生涯,让他成为辨别培养马匹的行家。康熙看重他的,自然是工作的缜密和忠心。

纳兰性德因为妻子早逝,比别人更多一份爱惜家人的情感。无论他心中有怎样的男儿情怀,但总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底色。

此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通过官方的军事驿站,一路加鞭往北,朝行暮宿,日行百里,到重阳节前后,已经北行千里外,塞外的秋天比皇城高旷寒冷,纳兰性德经过的是各种古战场,看到了历历秋坟。他充分领会了前人征战的那种铁血与苍茫。而行军途中,总会有各种危险和意外,让他再次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