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两位托孤大臣——诸葛亮和李严的关系如何?前期已有争权迹象

2020-10-07 18:29:56 作者: 蜀汉两位托孤

众所周知,诸葛亮和李严是蜀汉两个托孤大臣,都是刘备给刘禅留下来的核心班底。只不过自古以来托孤大臣都容易出现内讧,同时期的曹魏、孙吴无不如此,蜀汉也没有例外,只不过程度没有其他两家那么强烈而已。

从建兴元年到建兴九年(即公元223年到231年),九年的时间中,诸葛亮就扳倒了李严。关于二者争权的整个过程,小编在这里就不叙述了,下面主要聊一聊他们在前期表现出来的争权的迹象。

李严与常欣的关系

在蜀汉的前期,南中地区的控制一直是很不稳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地区都失控了。这个状况蜀汉建兴三年(即公元225年)才被解决,诸葛亮南征消灭了雍闿、高定、朱褒、孟获等反叛的首领。其实在这之后南中地区也多次发生叛乱,只不过相对于初期雍闿等人叛乱来说,问题更容易处理一些。

那么在南征之前,蜀汉对南中地区的态度也是比较消极的。你们乱你们的,别给我捣乱就行。挺老大的南中地区就先放在一边了。这一点在刘备统治益州时期就体现出来。在蜀汉章武二年(即公元222年)之前,越嶲郡渠帅高定元率领军队进攻汉嘉郡严道,被当时的犍为太守李严击退;另外还有益州大户雍闿,早就将益州太守张裔绑起来送给孙权。牂牁太守朱褒虽然没有跟雍闿、高定元一起叛乱,但也处在叛乱的边缘。

诸葛亮对南中的态度是暂时不处理,先发育发育再说。等什么时候出去和曹魏打架,什么时候再收拾掉这个内患。比如蜀汉所置的越巂太守龚禄只进入安上县,阻止南中叛军进入成都平原就可以了。然而李严与诸葛亮的做法却不同。在诸葛亮息事宁人的策略下,李严反而选择主动出击,试图以一种有别于诸葛亮的方式解决南中的问题。

李严让益州从事常颀(一说常房)带着自己的书信去南中地区,先是到益州郡找雍闿,雍闿说现在天下正朔有三,我凭什么非得听你蜀汉的呢?气焰十分地嚣张;然后常欣又到牂牁郡找朱褒。不知道是李严的意思,还是常欣头脑发热,他收押、杀死了朱褒的主簿。朱褒反手杀死常欣,说常欣谋反。诸葛亮于是杀死常欣的儿子,把他弟弟流放到越嶲郡。

裴松之认为这个史料记载完全是胡说八道。哪有说杀死没有罪的人来取悦叛贼呢?裴松之的质疑有一半的道理。因为当时雍闿、高定元都反叛了,也不差你朱褒一个。诸葛亮没有必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安抚朱褒。不过裴松之也拿不出证据反驳这段史料。所以小编认为问题还在于李严上。

常欣是诸葛亮的官吏,他却带着李严的命令和书信,违背诸葛亮的策略到南中拉拢雍闿,以及震慑朱褒。这里面就有一些问题。结合李严与诸葛亮的争斗来看,答案或许就比较明朗:李严一方面拉拢诸葛亮的官吏,比如常欣,另一方面试图提升自己在蜀汉政权中的存在感和话语权。

如果李严成功解决南中叛乱,不仅南中地区会与李严站在一起,诸葛亮对获得巨大名望的李严也不好再动手。可惜的是李严失败了,常欣也被杀了。诸葛亮杀死常欣之子,可能也是有敲山震虎,以及警告其他意图支持李严的官吏的目的

李严与孟达的关系

孟达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个究极墙头草。早先他是刘璋的人,但是并不忠诚于刘璋,跟着法正、张松等人吃里扒外,帮助刘备取代刘璋;在"汉中之战"之后,刘备让刘封、孟达进攻汉中以东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两个人留在了那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