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家桥、姚桥浜……这些静安的老地名你晓得几个?

2020-10-08 00:04:36 作者: 康家桥、姚桥

静安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中部,因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它地处繁华深处,有着极为丰富的地名文化宝藏。它们有的耳熟能详,有的乏人问津……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一下那些静安的老地名。

静安寺

大致范围为常德路以西,延安中路、延安西路以北,乌鲁木齐北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南的一片地区。核心区域在南京西路、华山路交会处。远在五代吴越广筑圩田发展农业时,这里就开始有了圩田。自1216年古刹静安寺由沪渎迁来此处后,寺名即渐取代地名。元朝时成为上海地区的游览胜地。至清末成为法华乡二十七保八图贤圩(贤圩系圩田的圩名)。因地近县城,渐成乡镇。1949年后,这一带商业更日益繁荣昌盛。

20世纪30年代静安寺山门

60年代静安寺浴佛节盛况

静安寺夜色

在静安古寺南面,1949年后辟建了静安公园,供人休憩游览,寺门园门,隔路相望,一边是千年胜迹,磬韵犹存,一边是现代园林,花气袭人;既有车水马龙之盛况,又有恬静幽美之雅境,闹中有静,别有风光。作为上海市中心交通枢纽之一,为缓解交通拥挤,实行人车分流,1983年5月在华山路南京西路口建造了一座东西向的人行地道,这是本市首条人行地道。

康家桥

20世纪80年代康家桥周边地图

大致范围东近延平路,西至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中,南倚新闸路、万航渡路,北达武定路、武定西路。核心地带在万航渡路、武宁南路交会处北侧。从前,有一康姓女子出资,在河道上造了一座三孔的石拱桥,沟通东西两岸,大大方便了两岸居民及行人,里人为纪念出资者,遂称为康家桥,该地区沿袭此名称。居民原以谈姓居多,以桥为界,有南谈和北谈之称。1937年抗战爆发后,大量难民涌入,又填浜建屋栖居,河道渐被填没,此处便成为一个居住区。1995年新辟武宁南路纵穿境地,现境内一带房屋以高层公寓住宅为主,其次是新旧里弄房。境内有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忻康里

20世纪80年代忻康里周边地图

位于万航渡路与康定路相交处的东南侧,曹家渡地区的东南角。早年该处因丁姓居民居多,故名丁家厍。迨至1929年有启东郁氏购地,造了200幢两层楼的砖木结构旧式里弄房和街面房子出售、出租。郁氏为祝福其妻忻氏,将该处命名忻康里(即康定路1469弄、1497弄、万航渡路831弄)。今该地住房以高层公寓楼为主,原忻康里里弄房拆除后建成以其谐音命名的“鑫康苑”。康定路和余姚路交会处设有23路电车起迄站,多年来一直以“忻康里”为站名,故地名较为众人知晓。

曹家渡

1947年曹家渡闹市区周边地图

位于上海市中部偏西,吴淞江(苏州河)东南,地跨静安、长宁、普陀三区。大致范围为东起忻康里,西靠江苏北路,南至万航渡路及长宁路,北临吴淞江。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有安徽曹姓大族迁此定居,渐成居民地,称曹家宅。曹氏在苏州河南岸设置渡口,捐资造船,义渡行人,曹家渡因此得名。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