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王朱有爋:为了亲王位置不择手段,却把一手好牌生生打烂

2020-10-09 23:22:00 作者: 汝南王朱有爋

前言:在明朝的宗室体系之中,除皇太子之外,皇帝的其他儿子封亲王。亲王嫡长子封王世子,其他儿子封郡王。亲王位于本府宗室的金字塔顶尖位置,负责府中各郡王及将军、中尉的管理。亲王为一字王,郡王为二字王,莫要小看这一字之差,其间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例如亲王岁禄一万石,若无意外,嗣封亲王可以一直享受这一万石的岁禄。而首封郡王岁禄两千石,但嗣封郡王则只有一千石。十倍的收入差距,足以让有希望觊觎亲王之位,却最终无缘继承的郡王们为之疯狂。

今天本文的主角汝南王朱有爋,是一个野心勃勃但却智商不在线的明朝周府郡王。他为了周王这个封号,不惜出卖生父,诬蔑长兄。可惜他机关算尽,最终却弄巧成拙,反倒连累得自己的后世子孙为自己先祖的错误一辈子买单。

首封周王画像出卖生父

朱有爋,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五日。生母乃宋国公冯胜之女冯氏,是首封周王朱橚嫡次子、明太祖朱元璋第八孙。朱元璋不但重视儿子们的培养,对于孙子的教育一样抓得非常紧。当时诸王之子年纪渐长之后,老朱将他们召集到南京和皇太孙朱允炆一起读书。

这里面包括秦世子朱尚炳、晋世子朱济熺、燕世子朱高炽、周世子朱有燉,还有晋府昭德王朱济熿、燕府高阳王朱高煦和周府汝南王朱有爋。相比较模范学生朱济熺、朱高炽和朱有燉,朱有爋和朱济熿、朱高煦这哥仨绝对称得上是"捣蛋者联盟"。太祖皇帝召秦、晋、燕、周四府世子及庶子之长者教于京师,济熿与燕二郡王高煦,周二郡王有爋皆在。三人以邪谲相比,又不为太祖所爱。—《明宣宗实录卷二十七》

朱高煦、朱高炽、朱高燧剧照

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位深受文官集团影响成长的青年皇帝,自认为要比垂垂老朽的祖父朱元璋要聪明得多。他所采用的年号"建文",明显就是要和祖父的"洪武"对着干。

当年朱元璋为了朱允炆的顺利登基,大肆株连了大批的武将勋贵。同时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定,又给了戍守边疆的亲王们极大的军事权力。但是老皇帝"亲王戍边"的政策,却被孙子认定是王朝的不稳定因素,他要改变这一切,要拿自己的叔叔们开刀。

当时宗室之中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是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但朱棣镇守北平二十年号令严明,朝廷几乎抓不到他任何的把柄。对此太常卿黄子澄提出了一条"明整周王,暗打燕王"的毒计。黄子澄认为燕王和周王是亲兄弟,一旦打倒周王,燕王必定会为弟弟辩护,如此则可以顺势将燕王一并打倒。子澄曰:不然。燕王素孝谨,国人戴之,天下知其贤。诬以不轨,将谁信之?…周,燕之母弟。取周,剪燕之手足。今只俟周有罪,即令议处治,彼必来救。救则可以连坐。是在我取之有名,在彼虽有一国之众,势孤无援,取之何难?—《明太宗实录卷一》

燕王朱棣剧照

要干掉一个亲王,最为致命的借口就是谋反,而来自亲儿子的指证,则尤为令人信服。于是汝南王朱有爋作为周王次子,恰逢其时地跳出来向朝廷揭发其父谋反。在这里辟个谣,此时的汝南王是十九岁,早已具备民事能力,而非网上所传的十岁小儿。

至于为什么会是朱有爋,恐怕和他的王妃盛氏有关。盛氏,洪武二十八年七月被册为汝南王妃,是建文朝廷铁杆支持者都督盛庸的女儿。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位汝南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出卖生父。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在太祖朱元璋去世不足百日之时,曹国公李景隆率军包围开封周王府,将周王朱橚,周世子朱有燉及所有王府官员全部抓回南京审问。和弟弟的无耻不同,世子朱有燉将所有污名都认到自己名下,只求朝廷能放过父亲朱橚。而本次事变的终极目标燕王朱棣,显示了他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智慧。虽然对弟弟被抓表明了态度,但朱棣的回信写的滴水不漏,让朝廷拿不住一点把柄。若周王橚所为形迹暧昧,幸念至亲,曲垂宽贷以全骨肉之恩。如其迹著,祖训具在,臣何敢他议?臣之愚议,惟望陛下体祖宗之心,廓日月之明,施天地之德。—《明太宗实录卷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