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载明成祖认为“天下既定,徒宁王南昌,徙行都司于保定,遂尽割大宁地畀三卫,以偿前劳”。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河套地区防御空虚,蒙古南侵,河套地区也因此遭受战火蹂躏。
而明朝很重视燕云十六州。比如说戚继光在蓟县修建边墙防御,筑造敌台制敌,还训练出一支有素质的军队巩固边防。明长城的修建,也昭示了统治者保卫燕云十六州的志向。
上图_ 戚继光(1528年-1588年)
为什么两者在明朝的发展不同呢?
(一)政治中心的转移
唐朝时,中原王朝都城仍是前代最爱的长安。到了宋朝,开封成了都城。明朝时,朱棣将北京定为首都。
这整个是一个政治中心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转移的过程。既然政治中心转移,那防御的重点也要随之改变。
对于关中地区的长安来说,河套地区是防御的重中之重。
对于北京来说,外族入侵河套地区不过会引起地方动乱,不能直捣首都。但如果燕云十六州沿线的瓦剌等外族若是入侵那明朝就有危险了。明朝统治者厚燕云十六州,无可厚非。
上图_ 辽 北宋 西夏形势图
(二)主要外敌以及边境人口变化
1.外敌方面
在外敌方面,历代都有变化,总体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北转移。
汉朝主要被河套附近的匈奴侵扰,唐朝曾与突厥为敌。这些外族都来自西北,中原王朝一般选择在河套地区设防。
至于宋朝,则是面临着党项人的西夏,女真族的金朝,契丹人的辽朝的压制。这些威胁,覆盖了中国从西北到东北的地域,是顺沿着燕云十六州出现的。
明朝面临着“南倭北虏”。其中北虏主要指燕云十六州外的蒙古鞑靼、瓦剌两部,而东北的女真也暗藏祸心。
随着历史发展,主要外敌分布也从西北转移到东北,形成一张“威胁网”。河套地区作为集中的一个“点”,已经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防御需要。
上图_ 明时期 鞑靼 瓦刺 地图
2.人口变化
秦汉时期,统治者在河套地区设置边防和郡所,“徙谪戍以充之”来填充人口。在这种条件下,河套得到发展。可以说,从秦汉至唐末,河套地区一直在关中地区的辐射下发展。
到了唐朝末年,河套地区遭受战争破坏,人口减少并逐渐脱离唐朝统治。五代时期至明朝前,河套地区都一直由外族政权统治发展。
明朝前期,虽然河套地区回归版图,但人口稀少。明朝中后期后,蒙古猖狂掠夺人口:“其精壮老幼杀死者不预焉。每次抢杀奚啻千百人”,让河套地区的发展更加不妙。
而燕云十六州很早就有一定的自然的人口和生产基础,并不像河套地区需要政府强制迁徙,加之受到首都北京的辐射,发展自然是越来越好。
上图_ 明太祖朱元璋半身像 乾隆御制本
(三)明朝消极的边防政策的影响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如此考虑边患的:“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他认为边外之地、人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占有价值。边外之地大多不宜农耕,不符合明朝以农立国的发展方针。边外之民和中原百姓秉性习俗有明显差异,难以命令。
所以,基于这些认知,他认为应该坚持“来则御之,去不穷追”这种点到即止的防御策略。
于是乎后代,尤其是明中后期的统治者为了节省力气,在防御方面是只防自认为的重点,训练军队也不甚上心。河套地区没有触及大明心脏地区,不是所谓重点,自然被冷落。
作者:夏祯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读史方舆纪要序》、《五代史》、《史记•匈奴列传》、《契丹国志》、《辽史•食货志》、《明史》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