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上苏轼、王安石咏梅名作,李清照自填一词,惊艳千年

2020-10-12 19:19:20 作者: 看不上苏轼、

李清照很狂。但狂得有性格,有根据,更有尊严。一篇《词论》,寥寥数百字,句句惊人,基本将北宋词坛一网打尽,以一女子,不从权威,独树已见,光是这份胆魄,已经压倒太多须眉。她能写出叫板男儿的《夏日绝句》,一点都不稀奇。

如果你对她的狂还不够清晰,就看看下面这首词。尤其是序言。

《孤雁儿》

其序为: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说起咏梅词,我们知道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公认的古今第一篇,可以说以一首词定义了这个词牌,李清照何以如此之狂,从词序上看,李清照作此咏梅词,显然有压倒众人之意,包括苏轼、王安石、林和靖等人,而且是赤裸裸的轻蔑跟挑衅,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身为后辈的陆游,其词尚未出来,而前辈及同代人的作品,李清照又看不上,于是有了这首很特别的词《孤雁儿》。

词并不难理解。

早上一觉醒来,看着藤床纸帐,心里说不出的空虚、颓。床头玉炉缭绕的轻烟伴着残灰飘过我的呼吸,除了香,还是冷。一夜了,沉香也快完了吧。正如我枯死的心情,你可知道?正在我满怀凄凉的时候,却突然听到了《梅花三弄》的调子,如泣如诉,幽怨如我,真是一首好歌啊,弹曲人是谁呢?

我不禁起来,朝门外走去,循声而望,却意外地发现,原来屋外梅花已经绽放了,啊,这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她们到底是一夜开放,还是开了好些天,只是百无意绪的我没注意呢?

春芳对年华,多好啊。为什么偏偏又下起雨来呢?我刚刚打起的精神又无可避免地沉沦下来。我到底是太敏感了,哪怕微风细雨,甚至带着春天丝丝的暖意,还是止不住我的脆弱小心脏。我很矫情地流泪了,簌簌如雨。也许你们要笑我没出息吧?又或者觉得我太假,有点风吹草动就要泪千行?但这是写诗呀,是表达。再说了,你死老公了吗? 我刚死。你没看到词牌是《孤雁儿》吗?

一个丧夫的宋代中年女人,成了寡妇,还不够惨?斯人已去,谁人与我再倚栏?我心凄苦,从此无他与倾诉。想像陆凯折枝梅花寄范晔那样,找个知心的人,可是这茫茫人间天上,我能找谁呢?

词为李清照咏梅之作,作词之前,她就放下狂言,世人作梅词,一个比一个俗气,没有能看的,于是她自作一首,表示要弥补这个遗憾。作完之后,词人更是表示我之前的看法完全正确。意思是咏梅词只有她行。是不是觉得她既狂妄又自恋?

平心而论,这首咏梅词的确是众多咏梅诗词中的佳品。将咏梅与悼亡结合,而如此浑然,算得易安词一个出新的地方。也是她所说不俗的地方。

词上阕写没来由的愁绪,实则为下阕引出对亡夫的悼念作铺垫,而词人与亡夫之间共情的纽带便是梅花。两人初识,便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美好回忆,看梅花与思当时,念亡夫,再刻骨不过。此时再看全词歇拍处的天上人间无可寄托,爱何切!痛何深!

至于词偏口语,雅俗共赏,又是另一个优点了。

说到有没有压倒苏轼、王安石、林和靖等人的咏梅诗词,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