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写的这首骂人诗,被误认为是赞美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

2020-10-14 21:41:22 作者: 杜甫晚年写的

说起唐朝,很多估计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话:“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的盛世,开元之治更是盛世中的盛世”。在开元盛世期间,也先后出现了我国诗歌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那便是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

其实,很多人估计不知道,杜甫在世的时候,名声并不显赫,反而是李白的一个小迷弟,这些都不能妨碍他成为一个胸怀天下的,有着远大抱负的人。

杜甫一生坎坷,仕途不顺还遭遇安史之乱,本就生活窘迫,还被迫过上了躲避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甚至被捕入狱,索性逃过一劫,其后做了一段时间小官,过得很不开心,最后放弃官职,进入四川,在成都浣花溪侧修一茅屋,了却余生。

生在盛世,活在乱世,心怀天下,杜甫所见所闻所感自是比常人丰富,那些将领、官员的种种恶性,都是杜甫笔下所批判的,不过,有时候为了自保,为了家人,杜甫只能小心翼翼的讽刺,用那些表面的华丽与宏大来进行反讽。在杜甫不少反讽的作品中,有一首却长期被人误解,以为是赞美诗,这首诗便是杜甫客居成都时所作的《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年近50),梓州(今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刺史段子樟谋反,攻占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境内),自称梁王,成都府尹部将花敬定平叛时表现勇猛,一时在蜀地有猛将之名,然而,花敬定是猛将却不是良将,他居功自傲,骄纵任性,纵容士兵四处抢掠,祸害百姓,甚至犯了当时的大罪——目无君上,无视封建等级,越级使用皇帝专用礼乐。于是,杜甫在这样情况下写下了这首诗,碍于当时花敬定的权势,杜甫只能用赞美诗句委婉讽刺,甚至有一种提醒之意在其中。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回想起花敬定凯旋那日,百姓为了迎接他回来,接连数日在成都城内欢庆,音乐声欢快悠扬,绕城三日不绝,那一半随着江风飘向天边,另一半则飘入白云深处。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作为赞美曲子美妙的千古名句。传说中有天界,有神仙,那里美不胜收,是人间不能企及,天界的音乐也是出神入化,用这样的句子赞美曲子,可见曲子是多么罕见,多么稀有。

不过放在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中,其本意就和我们现在的理解相悖。花将军自恃功高,目无朝廷,竟然用起来了皇帝采用的礼乐。在古代,皇帝是天子,天上的曲目,人间只要皇帝才能使用,而花将军却自己使用,实属大不敬,杜甫写这首诗给花将军是要提醒注意自己的身份。

诚如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所云:

(花卿)蜀之勇将电,恃功骄恣……子美作此诗以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时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

参考资料:《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