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举贤良”:给了每个人为官的机会,有一定的“含金量”

2020-10-16 12:09:29 作者: 汉代“举贤良

3、人才答题。

经过举荐的人才要在竹简上形成对策,通常皇帝会亲自过目。一种形式是,皇帝看竹简版。另外一种形式是,帝王会亲自召见人才,人才口头应答。帝王面试被举荐者,可以近距离了解拟提拔对象。汉武帝时期,还曾有过帝王面试百余人的盛况。

被举荐者的对策,并非不着边际论说,要结合政治形势走向和国家发展大局。对策可以具有建设性意义,也可以持批评性态度。对策的评判也很主观,主要跟统治者的态度有关,与对策本身的合理性关系不大。

翻阅《汉书》、后汉书列传,可以看到汉文帝时期晁错的对策、汉成帝时期杜钦和谷永的对策等。

4、钦定人才。

经过举荐、考试等环节后,最终结果先由选拔人才的职能部门先行酝酿,帝王会作出最后裁定结果。

汉代,在这种“举贤良”制度下选用的人才,史料中共记载统计了85人。通过“举贤良”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才是有参与国家政治的机会。这85人,在走上仕途发展道路后,有些成为了汉代的名臣。如陈蕃,他官至太傅,是帝王的老师。

在丞相(相当于如今国务院总理)、太尉(相当于如今国防部长)、御史大夫(相当于如今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检察长)三公官位上的有10人,如晁错、公孙弘、贡禹等。在九卿(相当于现今国务院组成部门老大)职位上的有15人。

在郡守(相当于现今各省一把手)职位上的有8人。在刺史(中央政府派到地方履行监察职能)职位的有2人。贤良经过选拔后,最低任用为郎官(帝王身边的侍卫)。

“举贤良”的利弊

1 、“举贤良”制度本身看,还有很多短板。

制度本身是用来管事、管人的。但制度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制约。

一是受到帝王制约。想要通过“举贤良”制度走上仕途,首先要迎合帝王,因为帝王有最终的选择权。人才向帝王阐述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投其所好,符合统治者的意图,否则就失去了“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二是被环境裹挟。贤良们通过门槛后,主要被安排在官场,一入官场深似海,说到底他们还是要根据屁股决定脑袋,代表社会上层阶级的利益。

三是受人情关系局限。“举贤良”并不是帝王发出招聘令后直招的,是需要经过官员推荐的。在推荐环节,人情编织的利益网中,会暴露出推荐不实、假公济私等问题。当时,就有人吐槽了推荐环节。

省一级有举荐资格的官员,多数推荐了年轻人士,以求来日回报抬举之恩,而年岁大的人士,基本被放在一边。权贵人士,也会通过请托方式,让有举荐资格的官员推荐自己的子孙、亲戚、朋友。同在官场上、体制内,有些举荐者碍于情面、畏于权势,只能把推荐名额给了请托者。

2、“举贤良”制度下脱颖而出的人才,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贤良们并不是历史潮流中可有可无的小角色,他们对于汉代王朝国家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讲,汉文帝时期内忧外患,外有匈奴虎视眈眈,内有诸侯王觊觎王位。汉文帝这个帝王并不好当,有种如履薄冰的感受。晁错提出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动员、引导内地游民去边塞之地屯田,这样可以依靠民众的力量抵御边境的匈奴倭寇来犯。晁错还提出了“削藩”的建议,以便制衡诸侯王势力。

贤良们为帝王们巩固统治地位贡献智慧。比如讲,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三大家中有利于君王加强集权统治的部分加以提炼总结。

3、“举贤良”制度下精挑细选的人才良莠不齐,也有“坏人”。

人才可以推动、改变历史,也可能被环境同化、沉沦。有些贤良爬上了位高权重的岗位,却在其位不谋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