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秦国并不是传统强国,相比楚、齐等国,直到周平王东迁才立国,如果论资排辈的话,秦国只是晚辈。
春秋三百多年,最强盛是秦穆公时期,却不被中原诸国认可,被视为西方蛮夷。
战国二百多年,虽然最后统一了六国,但是崛起时已经是战国中期,真正强大也不过百年时间。
那么,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原因有许多,但是商鞅的作用至关重要。
秦孝公三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施行变法,这是他的第一次变法,主要有三大作用。
一是鼓励农耕,发展生产力,这是增强国力;二是建立军功制,提升军人地位,这是战争方略;三是提倡严刑峻法,杜绝犯罪,这是维持社会稳定。
秦孝公十二年,秦国迁都咸阳,商鞅开始第二次变法,作用是对第一次变法的补充。
第一次变法让秦国走向富强,第二次变法让秦国走向中央集权,经过这两次变法,秦国称霸的道路无比平坦。
商鞅是卫国国君后裔,虽然身份高贵,但卫国一直是三流小国,所以地位并不太高。
战国中前期,魏国实力强大,独霸诸侯数十年,卫国作为邻居不得不依附魏国。
商鞅年轻时喜欢法术之学,在魏相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在大多数人看来,如果商鞅不离开魏国,统一六国的不会是秦国而是魏国。
既然如此,商鞅为什么会离开魏国呢?有两人起了关键作用,一人是魏相公叔痤,一人是魏惠王。
公叔痤在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执政二十多年,虽然没有李悝、田文等人的成就,但是也国泰民安。
公叔痤虽然善于发现人才,却有一大性格缺陷,那就是嫉妒。公叔痤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但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他把吴起排挤到楚国。
商鞅的经历和吴起类似,年轻时便很有才华,可是公叔痤没有举荐他,因为担心会取代他的相位,直到病重时才推荐给魏惠王。
《史记》记载,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
魏惠王时期,虽然魏国的实力不如魏文侯时期的辉煌,但是在庞涓带领魏军纵横天下的加持下,魏惠王依然沉浸在称霸天下的愿景中。
当时的天下英才,大多数还是期盼加入强大的魏国,眼光被养刁的魏惠王,自然瞧不起才三十多岁的商鞅,哪怕是魏相公叔座临终的嘱托。
可笑的是,也正因为看不起商鞅,所以魏惠王没有杀他。
《史记》记载,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因为公叔痤和魏惠王的原因,商鞅不被重用,只得悄悄离开魏国。离开了魏国,商鞅为什么不选择去关东五国呢?
魏文侯时期,三晋为了应付诸强,结成战略同盟,魏国向西扩张。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重心东移,主要表现在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此时三晋联盟分裂,魏国有吞并韩、赵之心。
在这种大环境下,商鞅很难投奔赵国和韩国,而且当时赵国正逢内乱,韩国申不害的变法正准备推行,没有让商鞅施展才华的平台。
齐国有邹忌变法,在国都临淄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显然也没有商鞅的位置。
楚国虽然是传统强国,看上去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刚刚经历吴起的祸乱,楚国旧贵族势力对“变法”极为反感,因此商鞅也不会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至于东北角的燕国,虽然位列战国七雄,却毫无存在感,实力不强,几乎不参与中原事务,不是商鞅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