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0-10-12 16:09:07 作者: 白头搔更短,

杜甫的诗之所以感人,在于那份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郁的深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这种情感的穿透力,是千年来杜诗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比如这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春望》里的最后一句。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生活中有人有过一夜白头的经历。

也许是创业时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在那濒临破产的边缘,面对多年心血可能一夜之间付之东流的情况,头发短时间变白。

总之,心力交瘁的时间里,度日如年,一筹莫展,身体气血流动循行的秩序紊乱,发色的改变是最典型的表现。

即便我们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偶尔也有听到这样的事,几乎都是人在精神压力巨大时,在头发本不该变白的年纪,变白了。

这样的生活经历,为我们理解“白头搔更短”提供了基础。从古至今,这样的基础都在。

因此,首先杜甫有深情,其次杜甫的表达可以让人理解他的深情。杜甫诗歌选择的意象和情境是常见的。

公元757年的杜甫,目睹国家在战火中的前后变化,内心的忧愁汹涌澎湃。不过内心的翻江倒海都是无形的,旁人看不到,也无法感知,因此诗人选择了“黑发变白”的有形意象。

有这么一句话:什么时候你就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呢?当你为国家的每一次大进步激动地热泪盈眶的时候。

这句诗还反映了杜甫的一个特点:杜甫是一个真正的唐朝人,他虽然一直仕途坎坷,但是主人翁的心态一直没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所以杜甫会头发变白。

前面三句所有的情感,在最后一句得到了注解和升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可以说是纯粹的视觉描写,是客观的所见,没有主观的情绪。

不过看着繁华的长安,突然间变得满目荒凉,杜甫心里的情绪如何?

首句没有表现诗人的情绪,次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瞬间情绪的烈度。这样的情绪灼烧,因为真情深沉。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不过《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因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烈度的情绪,很难维持很长时间。

可是,最后一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恰恰含蓄地述说着“这种烈度的情绪,在诗人心中不是短时间的”,头发白了,不仅白,而且掉,掉到什么地步?掉到快用不着簪子了。稀少的头发不是一天可以掉到的。

这时的杜甫,犹如漩涡中的一片落叶,改变不了国家的走向,尽管心急如焚;解救不了家人的安危,眼看着家人四下飘零,无能为力;不能仗剑救民于水火,任百姓背井离乡。

诗人独自赤手空拳面对历史的失败,心中极热,眼中荒芜,悲伤汹涌,且滔滔不绝。

唯有搔头缓解这份忧愁,奈何头发更加稀少,也经不起搔头解忧了。

想想曾经那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站在泰山脚下,豪情万丈,心中的激情直冲云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气吞山河。

为了寻求机遇,践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梦想,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长安城,虽然坎坷崎岖,也没遇到什么好机遇,但是毕竟长安城承载着诗人的希望,可是现在呢?

人生无常,国运无常,转眼间战火纷飞,田园荒芜,多少人背景离乡成为战争难民,杜甫家人的处境便是唐朝百姓处境的缩影。

战争年代,最容易盗匪横行。长安城尚且如此荒芜寒凉,全国其它城市和众多乡村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