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文武双全的关羽,因为忠义无双,他成为了我们后世人敬仰的关二爷,为了纪念这位古人,在今天的山西省内建有关帝祖祠,这座祠堂可不简单,号称是关庙之源,水井上有宝塔,庙中还有庙,还有一棵“五世桑”。它们的背后,都藏有怎么样的秘密?接下来让我为您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三国演义》中,关羽自述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河东解良,大致属于今天山西运城市常平村,这里南面是气势苍劲的中条山,北面有烟波苍渺的古盐池,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据传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战死沙场后,同乡人怀缅他的功德,就在当地建立起了祠堂。
随着历史的进展,一生忠义仁厚的关羽,受到了许多后世人的钦佩,宋元两朝时期,关羽就已经被誉为“武圣”,到了明清两代,更是被称为是“神武大帝”。由此可见,世人对“忠义”两字的重视。关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为纪念他建造的庙宇,也就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但是据现代的考古专家考察,山西常平的祠堂,才是最早的“关庙”,是后世建立的数十座关庙之源。
今天的关帝祖祠,占地约6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十分壮观,但是在祠中,却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建筑,从山门进去之后,就会看到一座奇怪的“宝塔”,高约十米,它最奇怪的地方在于,居然是修筑在一口水井上。其实这背后另有缘由,当年,关羽因为杀死了乡中恶霸,被迫逃到了河北,但是他父母年事已高,根本出不了远门,二老为了不给关羽“添累赘”,选择了双双投井。因此后世同乡,才将祖宅塔建在了水井之上,又称其为“忠义塔”。
除了令人唏嘘的井上塔,关庙祖祠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建筑,比如关帝庙中,居然还有另一座庙宇,在关帝祖祠的最北端,有一个独立的院落,自成一体,这里供奉的是一位叫做关龙逄(páng)的古人,相传他是关公的老祖宗,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但却因进谏忠言而被暴君夏桀所杀。因为是“祖祠”,所以设计者别具匠心地,将关龙逄的庙建在了里面,里面除了关龙逄,还供奉有关公曾祖、祖父、父亲的雕像,以此展现出世人对关公祖先的敬仰。
说起关帝祖祠最奇怪的东西,那还是其中的“五世桑”。要知道在古代,有“桑柳梨槐不进宅”的说法,为何将桑树放在“第一禁位”呢?这是因为“桑”读音同“丧”,宅院中栽上一棵桑树,主人往往会觉得很晦气。但是在关帝祖祠中,却有一棵千年古桑树,被称为是“五世桑”,这个名字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这就是因为数字“五”,在这棵桑树上有许多次的出现。首先,桑树底部有五条碗口粗的根裸露于地面,并向前延伸,仔细观察,就好像是巨龙的五爪深抓进了泥土,十分形象。其次就是桑树树干中,有五个树枝和底下的树根,一一上下对应,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棵古桑树,每年自春至冬,树叶繁茂,花果五开五熟。因庙中供奉关公三代祖先及其父子,花果五开五熟,就好像代表了关公家里五代人,故称“五世桑”。
关帝祠堂中,除了这些令人称奇的古建筑,还有一些看似很“扎眼”的东西,比如在庙堂门口,有两件雕塑,形象居然是胡人骑铁狮子。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关羽毕竟是千古的大英雄,当时的“外国人”,对他表示敬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向庙宇捐赠雕塑,也是情理中的事情。这座关帝祠堂,可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它,这才是对关公,对历史最好的敬仰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