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随口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老农误解含义,做成千古名菜

2020-10-20 16:55:58 作者: 苏轼随口一句

苏轼,既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官员,此外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和苏轼能挂上钩的美食还真不少。东坡春鸠脍、东坡鱼、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吃遍大江南北的苏轼可以说比久居深宫的帝王还要享受。苏轼是古代少有爱吃猪肉的人,这么多菜谱里面不能少了猪肉,也是苏轼美食的压轴作品——东坡肉。

东坡肉其实是“无巧不成书”

宋朝文学家苏东坡,为了到建昌访挚友李公择,来到永修境内的一个叫做艾城的地方。当时正是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三伏天。这一天,一个农家小孩因为贪玩,没有注意阳光的毒辣,中暑了,被路过的苏东坡所救。小孩的父母为了表示对苏东坡表示感谢,特地邀请他去家里做客,特地的买了两斤的猪肉,路过稻田的时候正好用一束稻草提着回去。

不过这户人家也是赶巧了,虽然素不相识,但是苏轼确实是个爱吃猪肉的人,关于苏轼爱吃猪肉的典故非常多。农夫为了感谢恩人,想问苏东坡喜欢什么口味的。

恰好这个时候,苏东坡遇到美景,正在填词,口中恋恋有词,“禾草珍珠透心香”。农夫一听这话,心里面琢磨着,难道是和草蒸煮透心香。这是说要把肉和草一起蒸煮,并且要煮得透心。吃饭的时候,端菜上来,苏东坡看到农夫用草捆着肉,一整块的端上来,没有动手去吃,不知道什么原因,又不好意思开口问是什么问题。农夫看到苏东坡没有动筷子,好奇一问,才对苏东坡解释说,前面问你喜欢什么样口味的时候,你不是说了要“和草蒸煮透心香”,我就是按照你说的要求弄得,你怎么不吃呢?

苏东坡这个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情况。没有想到稻草合着肉一起煮,有着一股清香,味道可口,十分下饭。随口而出:“晨曦舒彩,绚烂天半,水上荷香,朝露如珠,故赋诗‘荷上珍珠透馨香’,主人是误听了。”

苏东坡想主人如此的好客,不想再打扰人家了,于是就要走了,在自己的包袱里面取了5两的银子,还留了一张纸条,上面这样写着“主人盛情难极,东坡不辞而别。”农夫回来看到这样的条子,一时间大为吃惊,没有想到救了自己孩子一命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于是这件事情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大家都学着这样用稻草煮着吃,后来人们亲切地称呼为东坡肉,也是如今的红烧肉。

此后的街头巷尾就流传开来一句话:“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以上这个故事就是永修版本的东坡肉。现在,在江西省永修县一带的地方,要是有宴席,带着稻草的东坡肉绝对头菜,而且一上桌就是两大碗才够吃,是远近驰名的特产是满汉全席里面的一道菜。永修东皮肉最大的亮点就是有一股清香味,正好能中和猪肉的膻味。

别看现在的东坡肉这么香,在古代可没有这么高级的烹饪手法,当时的东坡肉肯定不能和现在的东坡肉相比。而且在宋朝猪肉并不普及,相反,大家并不喜欢吃出肉,那时候没有胡椒、辣椒,猪肉的膻味一直没办法去除,不过现在有了稻草的加入,猪肉反而变得美味,也算是一件无巧不成书的事吧。

关于东坡肉的真正说法

其实苏东坡的东坡肉,永修是一道,杭州也有自己的一道东坡,这算是两款东坡肉,不能混为一谈。

在宋哲宗元年间,苏轼来到了阔别了十五年的杭州任杭州的知府。在这一年的雨季时节,浙江一带大雨不停,连续下了一个多月,庄稼被大雨淹没,百姓受灾。由于苏东坡及时的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使得杭州一带的百姓度过了难关。在期间,他组织了官府和百姓,开始规划西湖的水力资源,修建了堤坝,扩宽了水渠使得西湖的旧景变得更加的漂亮了,百姓因此受益。杭州的百姓为了感谢他,都夸他是一位贤明的父母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